陪体是在画面中陪衬、渲染主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摄对象,它是画面中与主体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次要对象。
陪体与主体相配合可以说明画面的内容,有利于让观众正确理解画面的主题思想,可以防止产生误解或者歧义。陪体可以烘托、陪衬主体,对主体起到解释、限定、说明的作用(见图4-4-10)。
图4-4-10 以枪为陪体
陪体还可以起到点明和深化画面主题的作用,画面中如果没有陪体,那么画面的意义容易流于一般,而有了陪体,画面的主题就会得到深化。
有些画面中把陪体处理在画面前景的位置,使它和前景合二为一,起到双重的作用,既可以交代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丰富画面影调、色调的层次,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既能够强调画面的空间透视,又有利于美化画面。
陪体的处理方法有直接处理陪体、间接处理陪体两种。
所谓直接处理陪体,就是把陪体处理在画面内部,让观众可以看到。这种处理方法要求陪体一定要与主体有所对比,而且不能压过主体,两者必须要有主有次,有实有虚。在直接处理陪体的画面中,陪体的面积往往会比主体小;陪体的位置,往往处于非优越性的边、角、前景、背景的位置;陪体的形象往往会残缺、不完整,只要画面中保留足以说明其性质的部分就可以;陪体的色彩、影调往往与主体有对比,而且不抢眼。由于陪体和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所以要求陪体在动作、神情方面要与主体有密切的配合,陪体的线条结构、方位朝向也必须与主体相互呼应、相对一致。
所谓间接处理陪体,就是把陪体的形象处理化引导,通过观众自己的联想、想象来补足这一形象。这种处理方法具有隐喻的意味,可以调动观众积极思考、想象,显得比较含蓄、意味深长。在这种处理方法中,需要注意的是,把陪体处理在画面之外,但是画面当中一定要保留有“桥梁”或媒介物来引导、限制观众的想象,想象不能漫无边际,没有约束,要有媒介或“桥梁竹启示陪体的具体情节,让人的想象有迹可寻”。
陪体处理方式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画面框架观念。
直接处理陪体强调保留陪体完整,相当于把框架当成一种“界限”,把画面当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世界,认为它应该是完美的、和谐的整体,各种元素都容纳其中,并各得其所,相互扶持。这是传统绘画和摄影的一种构图观念,这种构图方式被称做“封闭式构图”。(www.xing528.com)
间接处理陪体,陪体可以不完整,把陪体处理在画外,是把画框当成“窗口”,把画面与周围边框外的生活当成一个流动的、联系的世界,它自身可以不完满,但通过联想,可以自然补足残缺部分,与画外元素相结合达到完美、和谐,这种构图方式被叫做“开放式构图”。
由于影视摄影具有分切拍摄、连续叙述、运动拍摄、蒙太奇剪接等特点,所以在影视画面中就某个具体的画面来说,采用间接处理陪体的情况较多。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历来在影像上别具一格,由杜可风、黎耀辉、关本良任摄影指导的《2046》就大量采用了开放式构图,将画面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紧密结合,将画面空间与声音空间相结合,虽然每格画面看上去是不平衡的,但是整体段落是完整的。这种构图方式与其艳丽的色彩处理共同形成了自己的影像风格,很好地表现了主题(见图4-4-11)。
图4-4-11 电影《2046》截图
对于绘画和照片的画面构成与分析,我们都是采用单幅和静止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一张照片或绘画的主体和陪体是同时出现的;而作为活动的电视画面,它的主体和陪体却是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段)画面中,也可以出现在两个(段)画面中。在许多情况下,为适应内容表达的需要,主体、陪体关系还是颠倒的,即先出现陪体画面(值得提醒的是,从静态的画面观念看,先出现的陪体画面中的“陪体”又是该画面中的主体,为保证画而构图的完美,拍摄时还得认真安排好这个“陪体”再现这段“陪体”画面中的主体结构地位),再出现主体画面。如何处理安排。
主体和陪体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和陪体共同完成传递信息、表达内容、表现主题的任务。但是,这时要牢记它只是“陪”体,只能是在画面构图中作陪衬处理的对象,只能处于相对于主体来说的次要位置,陪体要既能与主体构成呼应关系,又不至于分散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更切忌喧宾夺主。这时要与双主体或多主体区分开来。
主体和陪体出现在不同画面上。这在电视画面中是经常出现的构图现象,按照主体与陪体出现的先后关系,我们把它分为主体在前、陪体在后,陪体在前、主体在后两种情况。
第一种,主体在前、陪体在后。这时候,主体出现在上一个画面中,根据主体的暗示或呼应情况可以预想和推测到陪体的内容,接着在下一个画面中出现陪体,前而说到的“处于画幅之外的陪体给人以联想和为镜头转场提供方便”也是属于同类情况。在射击竞赛中,运动员和靶的传统画面关系也是这样安排的,先有运动员射击的主体画面,再有射击靶的陪体画面,在射击竞赛中,主体、陪体画面这样依次出现还可以向观众传达竞赛中的悬念与紧张气氛。
第二种,陪体在前、主体在后。这可以说是影视画面摄制中的特有现象,我们很难想象在照片和绘画等静止性画面中会出现这种情沉。但是,在电视画面中,根据内容传达的需要,用变化的、连续的画面语言来艺术地表现主体和陪体是完全可能的。也就是说,让陪体先在画面中出现,然后随着镜头的运动和内容的转化,与其具有情节呼应关系的真正主体才会出现。主体、陪体的关系也就在画面语言中得以诊释,在镜头变化的过程中,陪体便体现了其陪衬的性质和作用。先出现陪体,然后在接下来的画面中展现主体,一方面可以交代下一个画面中的细节或情节重点,成为一种在镜头间进行场景转换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画面语言,避免主体一览无余的直露和堆砌,从而加强画面表述的表现力。一些表现学生刻苦学习的画面,不少是先用一个特写镜头来表现握着钢笔在纸上奋笔疾书或双手捧读课本的画面,然后推到或切到该学生的中景或全景镜头,在这里,前一个画面就是陪体,它先于主体画面出现,对主体起引导作用,从而更清楚地表达了学生刻苦学习的情态,便于观众理解和欣赏。
需要特别提起注意的是,我们虽然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表现主体和陪体的关系,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以防犯主体不“主”陪体不“陪”的错误。也就是说,陪体始终应当与主体紧密地配合,而不能妨碍甚至削弱主体的表现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