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如图4-1-1)。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图4-1-1 景别图例
景别就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电影为了适应人们在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心理上、视觉上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镜头的不同景别,犹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根据当时心理需要或趋身近看,或翘首远望,或浏览整个场面,或凝视事物主体乃至某个局部。这样,映现于银幕的画面形象,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景别的确定是摄影者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别运用是否恰当,取决于作者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对景物各部分的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比如,拍摄芭蕾舞演员的舞姿,若不远不近恰恰去掉舞蹈者的足尖;拍精心检验产品,而手却不在画面之内;需要强调神情又远得看不清面目;需要强调气氛的没有给予舒展的空间等,都是思路不清的毛病。至于有些人事先不构思好景别的运用,往往先拍下来再说,需要中景、特写靠放大后再剪裁,这就是不了解拍摄距离对画面形象的质量和表现力的影响。要保证完美的画面质量,景别的确定要尽可能在拍摄时一次完成。
在电影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镜头越接近被摄主体,场景越窄,而越远离被摄主体,场景越宽。取景的距离直接影响电影画面的容量。摄入画面景框内的主体形象,无论人物,动物或景物,都可统称为“景”。画面的景别,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两个因素。不同景别的画面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情感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投影,不同的感受。(www.xing528.com)
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
摄影机和对象之间的距离越远,我们观看时,就越冷静;也就是说,我们在空间上隔得越远,在情感上参与的程度就越小,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较远的镜头本身有一种使场面客观化的作用,这首先是因为远景镜头中的空间关系是清晰明确。远景镜头可以拍下很大的范围,但是加大距离会使我们看不清楚细节,从而使形象抽象化,使观众只能了解较少的东西。大部分远景镜头所摄下的范围同人眼处在摄影机位置时所看到的范围比起来要小得多,即使放映在最大的银幕上,从很远距离拍摄的镜头也只能显示很少的东西。远景镜头可能向我们提供它所描绘出的特殊信息,这种信息本身在主观上可能是使人兴奋的;但是,它的视觉形象却表现为传给我们感官的客观信息,由于远景镜头包含的细节多于近景镜头,因此它对我们的感官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就会使我们在感情上对自己正在看的场面采取超然态度。
较近的镜头一般能比较远的镜头使我们在感情上更加接近人物。这是因为可以突出环境中的一个小部分,它挑出这个部分不仅是为了强调与之有关的某种东西,而且还为了有意忽视其余部分。由于这样的镜头没有挤进来的无关的东西,因此视觉的观察比较简单,我们对于出现在眼前的实际形象可以立即作出客观的解释,这就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的余地,使我们可以在情感上作出反映。
景别的选择应当和影片实际相结合,服从每部影片的艺术表现要求,要努力把风格同内容结合起来,使每个镜头都能够统一在完整的叙述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