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灌排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

农业灌排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长期受低水价、低投入、低效率、低效益等问题的困扰,农业灌排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存在着许多的深层次的问题。

农业灌排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干旱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灌排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就没有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疆灌溉农业在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基本满足了粮食自给的前提下,目前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成为我国主要的产棉大区,优质果品和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挤占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用水,造成了灌区内外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这种局面迫使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思考灌溉农业以及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灌排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问题。

当前,许多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干旱区灌溉农业的发展问题。由于长期受低水价、低投入、低效率、低效益等问题的困扰,农业灌排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存在着许多的深层次的问题。

1.生态水权的引入将打破了现有农业灌溉体系的水量供需平衡系统

在传统的农业灌溉中,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廉价的,甚至是不应该取费的自然资源。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水权”治水理念的提出。要求灌溉农业的发展必须在不牺牲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走内涵挖潜、节水增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合理确定国民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水资源使用权后,灌溉农业的可利用水量将会减少并受到限制。以水权管理为基础的总量控制、限额用水、定额管理全新的水管理机制将在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灌溉农业在总用水量减少,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现有灌排系统能否维持水资源供需平衡? 灌溉农业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等一系列的问题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2.土盐平衡、水土和谐对水资源合理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缺乏控制性调蓄工程,春旱和夏洪是长期困扰的水问题,大多数农田得不到适时适量的灌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各地倡导农民大面积的进行“冬灌”或“浇白地”,鼓励农民引洪灌溉。这种落后的灌水方式,极易造成过量灌溉,迅速抬升灌区地下水位,如果排水设施不健全,最终必然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www.xing528.com)

这种现实状况告诉我们,节水、治碱、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前提是合理配置水资源。然而现有的灌排系统还远远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大量的平原水库调蓄能力低下,蒸发渗漏严重并且还加剧了水库周围的土地盐碱化。对现有盐碱地,应当实施治碱与节水并举,先治碱,后节水。盐碱地改良后,节水灌溉可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的抬升,减少随水带入土壤耕作层中的盐量,大大延缓土壤积盐过程。

3.人均耕地匮乏,灌溉农业的低效益,难以支撑农业灌排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将不断减少,人均1~3亩耕地,如果经营管理不当,难以维系经营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公益性事业,但是,长期以来,农业灌排保障体系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农业粗放落后的经营方式,不仅降低了现有耕地质量,而且极大地影响经营效益,灌溉农业抗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很弱,农资化肥、种子、农药等任何一种主要农用物资的价格的涨幅,都会对基础薄弱、效益低下的灌溉农业造成比较大的市场经营风险。这种低效益严重阻碍了按成本计收水费的实施,农民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不断完善田间土地平整和末级渠道等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对于排水问题更是无力顾及,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综合生产力能力。最终使得灌溉农业难以维持农业灌排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4.促进农业节水的有效机制缺位,节水主体和受益主体错位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节水的主体应是用水户及节水者本身。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作为用水户及节水者和水管部门,由于低廉的水价,通过节水得不到太多的实惠和收益,节水与否对其自身的利益并无多大影响,对水管部门节水甚至还有可能降低水费收入,造成其节水的积极性不高。而政府把水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背景下,十分重视节水工作,不断加大节水的投资力度,实际上政府成了节水投资的主体角色。也就是说,节水者不是节水的受益者,节水者、节水受益者以及节水主体之间的关系错位,使得节水工作难以形成互动的、利益相连的、效益共享的、统一目标的节水体系。

节水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关键是要解决好投入问题,明确投资与受益主体,建立利益驱动机制;节水是一个关系到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问题,必须强化各级政府及其行业部门对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关键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明晰水权、配水计量到户的水管理体制,积极出台各种有利于高效节水的法规制度,形成政策导向;节水是一项社会化管理与科学技术集成性很强的综合性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这里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节水管理技术措施、工程节水措施、农艺节水措施等整体推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费省效宏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