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平原绿洲水资源主要包括山区下泄的地表径流、少量的平原区产水、山前侧向补给的地下水。平原绿洲所引用的水量最终均以各种形式蒸发、蒸腾而被消耗掉,详见图7-6。从引水到消耗,其间发生着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复杂的四水转化关系。
图7-6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平原绿洲水分消耗及转化示意图
目前,从整体上看,很多灌区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循环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①灌溉定额高,用水效率低;②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南疆灌区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严重,北疆大部分灌区有灌无排,有潜在盐碱化和地下水水质恶化的趋势;③有些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例如昌吉、哈密、石河子、克拉玛依等地;④灌区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同时把农业排水泄入下游,使下游受到水量减少、水质变坏的双重危害。这些问题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系统的研究。
从总体上分析,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平原绿洲水循环有如下特点:
(1)由于降水稀少,且大部分直接被蒸发,极少参与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环节。(www.xing528.com)
(2)各种形式的腾发是平原绿洲区水资源最终消耗的途径。内陆干旱区蒸发强烈,腾发消耗最大,且腾发组成复杂,其中,生态蒸腾消耗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各类下垫面的腾发规律及腾发量研究,将是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的重点。
(3)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大,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情况复杂,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4)四水转化关系以垂直方向的水分迁移转化为主,水平方向的水分迁移转化或扩散水量不大,且过程较为缓慢。
(5)干旱平原区绿洲的耗水可分为农区耗水和非农区耗水。农区耗水主要包括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和农田周边伴生植被的蒸发蒸腾,防护林及人工林地的蒸发蒸腾,人工草场耗水等。非农区耗水主要为自然生态耗水及裸地潜水蒸发等。此外,在农区和非农区均存在水面蒸发(河、渠、水库、积水洼地等)。
(6)河道耗水及径流沿程变化过程;人工渠道与地下水和水库的调节输水过程;农田和各类天然植被的耗水过程;退排水与盐分运移过程等是灌区水循环中的主导过程。
综上所述,干旱区平原绿洲的水循环主导过程,构成了水资源利用与消耗的主体框架,同时也为平原绿洲水循环要素的确定和点、线、面相结合的水循环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详见图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