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可有下列表达形式
式中:WPR 为水汽输入量;WR 为入区水量;WPC 为水汽输出量;WC 为出区水量;WP 为本区降水量;WE 为本区陆面总蒸发量。
上述两个平衡方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水分循环的总体情况:根据气象局的有关研究,多年平均水汽输入量为11540亿m3,加上90.30亿m3 年入区水量,扣除231.65亿m3年出区水量(含2.45亿m3 地下水年出区水量),全区的水汽年输出量约为11399亿m3;全疆年总降水量2544亿m3 中,有约2403亿m3 水量以蒸散发形式返回大气中。
山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062亿m3,占全疆总降水的81.1%。山区降水的一小部分由植物截留,通过蒸发返回空中;到达地面的降水,部分补给河网、湖泊、冰川等各种水体,部分从地表渗入土壤中,当降水强度超过下渗强度时,可形成坡面流汇入河道。渗入土壤中的水量,一部分由土壤直接蒸发和通过植物散发返回空中;一部分以壤中流形式补给河道;其余部分下渗补给地下水。坡面流和壤中流以及冰川等水体补给河道的水量合成河道地表径流。山区地下水的绝大部分又以基流的形式补给河流,即由地下水转化成地表水,成为河川径流的组成部分。因此,山区地表水资源量 (765.7亿m3)包括地表径流(474.1亿m3)和基流(291.6亿m3),加上区外流入本区水量(90.3亿m3),形成山区河川年径流总量为856.0亿m3。山区降水形成的地下水中还有一部分地下水量 (33.01亿m3)以基岩裂隙水和河床潜流形式排泄,其中,31.88亿m3 直接补给平原区地下水,其余水量泄至区 (境)外。山区降水量,经过山区流域调蓄与转化,共产生了798.7亿m3水资源,其余水量(1263亿m3)以各种蒸散发形式返回空中。
山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和河床潜流形式直接补给平原区地下水,成为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的主要来源,加上平原区降水形成的14.16亿m3 降水入渗补给量,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46.04亿m3。(www.xing528.com)
图5-1 新疆水分循环与水量运移转化略图 (水量单位: 亿m3)
山区河川径流量一部分 (9.344亿m3)直接流入国外或邻省区,绝大部分河川径流量(846.7亿m3)流入平原区,加上平原区地表产水量 (22.98亿m3)组成平原区河川径流量(869.7亿m3)。这部分水量在平原区的转化情况为:部分水量 (286.1亿m3)以河道渗漏(123.6亿m3)、渠系渗漏(100.0亿m3)、渠灌田间入渗(53.69亿m3)、库塘渗漏(8.78亿m3)等形式,由地表水转化补给平原区地下水;部分水量 (219.9亿m3)以地表径流形式流出区(境)外;其余水量或直接耗于各业及城镇人民生活用水,或补给湖泊、沼泽或直接流入河流下游荒漠区。此外,平原区地下水约有1.32 亿m3 流出区(境)外。
平原区降水量(482亿m3)和进入平原区的河川径流通过各种形式转化,最终以水体蒸发、土壤蒸发、潜水蒸发、植物散发等各种形式的蒸散发返回空中。平原区总蒸散发量为1140亿m3。
新疆水分循环和水量转化概略模式见图5-1。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水分循环和水量转化形式多样,各种水量的转化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尤其在平原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多次转化,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改变了自然界原有水交换关系,形成新的水平衡关系,因而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水分循环和水量转化的模式也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