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新疆在远离海洋和高山环抱的综合地理因素影响下,形成典型干旱气候,集中表现在降水稀少,广大平原区降水产流能力极弱,盆地中部存在大面积荒漠不产流区。
根据降水量等值线图计算,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2544亿m3,折合降水深154.8mm,为全国平均年降水深的23.8%。降水量地区分布总的趋势是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北疆山地一般为400~800mm,盆地边缘150~200mm,盆地中心约100mm 左右。南疆山地一般为200~500mm,盆地边缘50~80mm,东南缘20~30mm,盆地中心约为20mm 左右。
气候干燥,蒸发强烈,蒸发能力总的分布趋势为:北疆小,南疆大;西部小,东部大;山区小,平原大。一般山区蒸发能力为800~1200mm,平原盆地1600~2200mm(E601型蒸发器)。山前倾斜平原干旱指数一般为3~7,属干旱和半干旱区,盆地中心的广大沙漠地区干旱指数在10~82.5之间,属极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二)荒漠瀚海辽阔、绿洲人口稠密
新疆国土面积虽大,但90%以上的区域为渺无人烟的瀚海荒漠和高山,现有绿洲面积仅为14.28 万km2,其中,天然绿洲的面积为8.08 万km2,占现有绿洲总面积的56.6%[1]。
按总面积计算,人口密度为11人/km2,按绿洲面积计算则为129人/km2,但是,若扣除天然绿洲面积,人工绿洲人口密度则达到298人/km2。喀什噶尔绿洲,吐鲁番绿洲和石河子绿洲的人口密度与国内人口稠密地区不相上下。
(三)山盆相间、地形独特
地貌轮廓鲜明,高耸宽大的山脉与广阔平坦的盆地相间排列,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貌形态。由南至北排布着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横亘中部,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万km2,准噶尔盆地面积为38万km2。
山地高峻,白雪皑皑,冰河横流。盆地坦荡,浩瀚无垠。由山脊至盆底,一般呈同心环状依次分布着高山冰雪、高山荒漠、亚高山草原、森林草原、低山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戈壁砾漠、绿洲、沙漠和荒漠。构造运动使山地强烈上升,形成高耸的山脉与深陷的盆地,阿尔泰山平均海拔2500~3500m,最高峰友谊峰4374m;天山平均海拔4000~5000m,最高峰托木尔峰7349m;昆仑山平均海拔4500~5000m,最高的喀喇昆仑山峰乔戈里峰达8611m;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海拔分别为800~1000m 和300~500m。天山内部的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最低处海拔低于海平面154m,与相邻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m)高差达5599m。(www.xing528.com)
(四)高山雨雪、孕育河川
新疆虽属典型内陆干旱区,但由于有高大的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拦截高空的水汽,山区降水较多,再加上号称“固体水库”的众多高山冰川调节,形成了全疆大小河流570多条和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艾比湖等100多个大小湖泊。
有水就有绿洲,绿洲是经济社会的载体。在数目众多的河流附近形成了大小不等而相互分隔的绿洲近800个,像一颗颗绿色宝石镶嵌在新疆版图上。
(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新疆地大物博,特有的水土光热资源条件,使其成为闻名遐迩的瓜果之乡,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已查明后备耕地资源 (牧草覆盖度不超过5%的宜农地)总量7346万亩。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矿产122种,仅次于四川省 (137种),居全国第二。能源矿产是新疆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和铀矿等。
特殊的地质构造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富集带,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也是国内陆地油气远景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全区可能成油的中新生沉积盆地有22个,总面积约95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7%。据预测全疆的石油、天然气远景储量达300亿~500亿t,约占全国陆地油气资源总量的1/3。主要集中分布在准噶尔、塔里木和吐鲁番三大盆地,其中塔里木气田已成为“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
煤炭资源储量极其丰富,预测储量为18182.3 亿t,占全国煤炭预测总资源量的40.7%,居全国之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