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建单位应在防腐施工7天以前,根据设计文件、合同技术规范和有关施工规程、规范,结合地形、施工水平和施工条件编制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机构批准。
(2)承建单位应在事先取得监理机构的批准并于实施的7天以前完成涂装试验,并于试验前编制涂装试验计划,报监理机构批准。
1)试验的内容和目的。
2)试验组数。
3)观测布置方法、内容和仪器设备。
4)试验工作量和作业进度计划。
5)其他必须报送的材料。
(3)施工中,承建单位要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测量和检验工作,其主要包括:
1)气温、相对湿度、金属表面温度。
2)喷砂后金属表面的清洁度、粗糙度。
3)涂装后湿膜厚度。
4)附着力。
(4)涂装期间,承建单位应作好原始记录、成果资料和质量检查情况的整理,并于次月5日前报送监理机构。为确保工程质量,避免造成重大失误和不应有的损失,测量和检验成果及时报送监理机构检查认证。必要时监理机构可抽测或要求承建单位在监理工程师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检测。
(5)表面处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施工开始前两天,开始测气温、湿度、金属表面温度,每2小时测报一次,以对环境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随时掌握环境的变化情况。
2)相对湿度低于85%,基体金属表面温度不低于露点以上3℃。
3)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如遮盖采暖,或输入净化干燥的空气等措施,以满足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4)仔细地清除焊渣、飞溅等附着物。
5)清洗基体金属表面可见的油脂及其他污物,然后作干燥处理。
6)用金属薄板或硬木板对非喷砂部位进行遮蔽保护。
7)喷砂的安全与防护。
a.压力式喷砂罐属压力容器,其生产厂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
b.喷砂工应穿戴防护用具,以保护身体不受飞溅磨料的伤害。
c.在露天或工作间进行作业时,呼吸用空气应进行净化处理。(www.xing528.com)
d.露天工作时应注意防尘和环境保护,并符合有关的法规和条例。
8)喷砂处理。
a.如选用石英砂,所用的石英砂必须清洁、干燥。
b.喷射处理所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过冷却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以保证压缩空气的干燥、无油,油水分离器必须定期清理。
c.距离。喷嘴到基体金属表面宜保持100~300mm的距离。
d.角度。喷射方向与基体金属表面法线的夹角以15°~30°为宜。
e.喷嘴。由于磨损,孔口直径增大了25%时宜更换喷嘴。
f.表面预处理后,应用吸尘器或干燥、无油的压缩空气清除浮尘和碎屑,清理后表面不得用手触摸。
g.涂装前如发现基体金属表面被污染或返锈,应重新处理达到原要求的表面清洁度等级。
9)金属表面必须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该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表面的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并将旧漆膜等全部除净。
10)仪器法:用表面粗糙度仪检测粗糙度时,每2m2表面至少要有一个评定点,取评定长度为40mm,在此长度范围内测五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此评定点的粗糙度值。
11)应对表面预处理的质量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涂装。
(6)涂装施工,要注意以下事项:
1)涂装宜在气温10℃以上进行。在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钢材表面温度低于大气露点以上3℃时,不得进行涂装。
2)涂装作业应在清洁环境中进行,避免未干的涂层被灰尘等污染。
3)除锈处理与涂装之间的间隔应尽可能短,在潮湿条件下,底漆涂装应在4小时内完成。晴天或湿度不大的条件下,最长不超过12小时。
4)涂装前对特殊部位的遮蔽。涂装前,应对不涂装或暂不涂装的部位如不锈钢导轨、楔槽、油孔子、轴孔、加工后的配合面和工地焊缝两侧等进行遮蔽,以免对装配、安装、工地焊接和运行等带来不利影响。
5)涂层系统各层间的涂装间隔时间应按涂料制造厂的规定执行,如超过其最长间隔时间,则应将前一涂层用粗砂布打毛后再进行涂装,以保证涂层间的结合力。
6)涂装过程中,应用湿膜测厚仪及时测定湿膜厚度。
7)每层涂装时应对前一涂层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漏涂、流挂、皱纹等缺陷,应及时进行处理。涂装结束后,进行涂膜的外观检查,表面应均匀一致,无挂流、皱纹、鼓泡、针孔、裂纹等缺陷。
8)涂料的附着力的检查(非热喷涂)。当涂膜厚度大于120μm时,在涂层上画两条夹角为60°的切割线,应划透涂层至基底,用布胶带粘牢划口部分,然后沿垂直方向快速撕起胶带,涂层应无剥落。当涂膜厚度小于或等于120μm时可用划格法检查,其方法及判断见GB9286《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本试验宜作带样试验,如在工件上进行检查,应选择非重要部位,测试后立即补涂。此方法也允许用于评价涂膜中各涂层间的抗分离能力。
(7)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按SL105—9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有关要求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