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能源计量: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计量:现状与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1997年颁布的《节约能源法》中,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名义,明确提出了“能源计量”的要求。2006年,该标准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经修订升级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提升了能源计量工作的地位,为能源计量工作开辟新领域、迈向新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互联网以及云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计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在1997年颁布的《节约能源法》中,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名义,明确提出了“能源计量”的要求。同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对工业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提出了要求。2006年,该标准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经修订升级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提升了能源计量工作的地位,为能源计量工作开辟新领域、迈向新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

能源计量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能源消耗的发展趋势来看,能源计量现状与我国提出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强能源的监控与管理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的现状不相称,满足不了政府节能管理部门对能源消耗指标考核的需求。随着互联网以及云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计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首先,能源计量器具本身将从传统的单一功能仪表,逐渐向智能化的多功能方向发展,未来的能源计量器具将会是一系列互相配合的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网络集成模块等集成在一起的智能仪表,而智能仪表的量值溯源、计量特性乃至对这些智能仪表的管理模式与传统仪表相比将有一些新的特性和要求;其次,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和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重要,基于能源计量信息化的能耗大数据,将在能耗预测、预警、需求侧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真正使节能减排向“精细化”“内涵式”等方向转变;再次,不断出现的新能源或者对传统能源新的利用方式,对于能源计量测试方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最后,可以预见的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节能监管更加依赖于信息化的能源计量手段,如阶梯电价、阶梯水价、能效标识制度、能效对标、碳排放计量等对能源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