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WM策略,提升共模电压抑制效果

PWM策略,提升共模电压抑制效果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5 不同PWM下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三相开关函数和对应的共模电压a)SVPWM b)DPWMMAX c)DPWMMIN d)AZSPWM e)NSPWM为了设计能改善共模电压的先进PWM策略,首先要分析普通PWM对共模电压的影响。即改进的DPWM对共模电压的抑制效果受到调制比的限制。图7-8 改进共模电压的PWM实现原理实验中,通过这种实现方法得到的AZSPWM和NSPWM对应的输出电压和共模电压局部放大如图7-9所示。可以看出,AZSPWM相对于SVPWM,共模电压减小2/3;NSPWM相对于DPWM,共模电压也减小2/3。

PWM策略,提升共模电压抑制效果

978-7-111-59104-7-Chapter07-6.jpg

图7-5 不同PWM下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三相开关函数和对应的共模电压

a)SVPWM b)DPWMMAX c)DPWMMIN d)AZSPWM e)NSPWM

为了设计能改善共模电压的先进PWM策略,首先要分析普通PWM对共模电压的影响。以图7-2所示的最典型的直流供电下的逆变器驱动电机模型为例,通过载波比较的PWM模型,可以把最通用的空间矢量PWM(SVPWM)和不连续调制PWM(DPWM)方式下一个载波周期的开关函数和对应的共模电压展示在图7-5a、b和c中。其中SVPWM对应的是图7-5a的波形。由于三相开关函数中间对称,两侧T0/4时间对应000矢量,中间T0/2时间对应111矢量。而式(7-1)所示的共模电压计算中,000矢量代表各相电压均为-Vdc/2,因此共模电压为-Vdc/2;111矢量代表各相电压均为Vdc/2,因此共模电压为Vdc/2。中间100和110矢量对应的共模电压为-Vdc/6和Vdc/6。因此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共模电压呈现四个不同值的对称阶梯状,幅值为Vdc/2,在零矢量时达到。图7-5b、c是最大值钳位和最小值钳位下的DPWM的开关函数与共模电压。与SVPWM类似,共模电压最大值Vdc/2与最小值-Vdc/2都在零矢量时达到,不同的是一个开关周期内,最大值钳位DPWM只有111矢量对应Vdc/2而最小值钳位DPWM只有000矢量对应-Vdc/2。可以看出,零矢量带来的共模电压是逆变器共模电压中幅值最大的,降低共模电压的主要思路就是如何避免使用零矢量。

在图7-5a、b和c中,零矢量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三相PWM采用统一对齐的方式,如果将占空比居中的那一相(图7-5中的b相)由中间对齐移相180°变为两侧对齐,就可以在两侧将000矢量变为010矢量,中间将111矢量变为101矢量,从而在整个开关周期内避开000和111这两个零矢量,将共模电压幅值由Vdc/2减为Vdc/6。对于SVPWM,这样的改变如图7-5d所示,对于最小值钳位DPWM,这样的改变如图7-5e所示。两者都可以有效地将共模电压幅值减为之前的1/3。

但是必须指出,不是任何情况下对DPWM的这种改进都可以实现共模电压下降到之前的1/3。以图7-5c所示的DPWM为例,当调制比m很小的情况下,即使将b相PWM从中间对齐改为两侧对齐,也有一段无法回避使用零矢量,如图7-6所示。即改进的DPWM对共模电压的抑制效果受到调制比的限制。

978-7-111-59104-7-Chapter07-7.jpg

图7-6 低调制比下DPWM的改进不能减小共模电压幅值

文献[4-6]利用空间矢量的方法对这样的改进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际上,图7-5载波比较中实现的改进共模电压的PWM都有对应的空间矢量解释。图7-7所示就是图7-5d、e这两种典型的改进型PWM的空间矢量解释。图7-7a所示是对SVPWM的改进,被命名为“动态零状态PWM”(Active Zero StatePWM,AZSPWM),即在矢量Vref的合成中,不采用000和111这两个零矢量,而是采用相反方向两个矢量作用同样长时间来实现等效的“动态零矢量”。即图7-7a中用V3(010)和V6(101)这两个相反矢量来实现零矢量的效果。这样的效果和图7-5d的效果是一致的。图7-7b所示是对DPWM的改进,被命名为“相邻状态PWM”(Near State PWM,NSPWM),即在矢量Vref的合成中,不仅通过Vref所在扇区的两个相邻矢量(V1V2)合成,而且引入相邻扇区的第三个矢量(V3)来参与合成。这样在不依赖零矢量的基础上,也能求解得到唯一的三组作用时间,实现矢量的合成,从而回避开了零矢量的使用,其效果与图7-5e也是一致的。

978-7-111-59104-7-Chapter07-8.jpg

图7-7 共模改进型PWM的空间矢量分析

a)AZSPWM b)NSPWM[4](www.xing528.com)

由于空间矢量与载波比较这两种实现方式具有等效性,以及载波比较在控制器软硬件中具有易实现性,本章采用载波比较作为改进共模电压的实现方式。图7-8所示为微控制器中实现AZSPWM和NSPWM这两种改进共模电压的PWM的实现原理。在控制器实现基本的占空比计算后,生成了正弦PWM(SPWM)。如第2章中所述,通过注入不同的共模调制函数可以将SPWM改变为SVPWM和DPWM。此时,根据三相占空比的长度比较,选择长度居中的那一相将载波移相180°,就可以将SVPWM和DPWM变为AZSPWM和NSPWM输出了。这样输出的共模电压就从Vdc/2下降为Vdc/6。

978-7-111-59104-7-Chapter07-9.jpg

图7-8 改进共模电压的PWM实现原理

实验中,通过这种实现方法得到的AZSPWM和NSPWM对应的输出电压和共模电压局部放大如图7-9所示。采用AZSPWM和NSPWM后,占空比居中所对应的相的脉冲都移相了180°,实现了共模电压峰值削减为Vdc/6。

978-7-111-59104-7-Chapter07-10.jpg

图7-9 各相输出电压与共模电压局部放大实验结果

a)AZSPWM b)NSPWM

采用一个整基波周期的实验结果,比较改进型PWM与传统PWM的共模电压,实验结果如图7-10所示。可以看出,AZSPWM相对于SVPWM,共模电压减小2/3;NSPWM相对于DPWM,共模电压也减小2/3。

978-7-111-59104-7-Chapter07-11.jpg

图7-10 整基波周期内共模电压比较实验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