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其自交不亲和性,及长期的异花授粉导致茶树资源极其丰富的多样性(陈亮等[19],2006)。云南是茶树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也是世界上茶组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组植物绝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区(宋维希等[8],2011)。杨兴荣等[12](2016)、段志芬等[13](2020)研究均指出,云南茶树资源儿茶素和生物碱等生化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且发现儿茶素组分有较大的变异系数(13.1%~60.2%)。Jin等(2014)对我国主要产茶区的403份(其中46份来源于云南)茶树种质进行儿茶素总量多样性和变异系数分析,发现云南茶树种质具有最高的多样性(H′=1.89)和变异系数(CV=15.6%)。本研究测定的儿茶素相关指标的C V也较大,范围在21.68%~67.07%,且儿茶素总量的H′(1.83)与Jin等[9](2014)的研究相近,但本研究儿茶素总量的CV(21.68)较大,可能是由于选择的样品来源地和样品数量等原因引起了该差异。因此,对于茶树儿茶素等多样性的分析,需尽可能地收集较多的不同地区的代表性种质样品。另外,本研究测定的生物碱CV顺序依次为生物碱总量<咖啡碱<可可碱,该结果与金基强等[6](2014)对403份茶树嘌呤生物碱的分析结果相同。
儿茶素是茶叶的关键品质和功能性成分,其中EGCG、ECG、EGC和EC是主要的儿茶素成分,CI可决定红茶最终的茶黄素含量和质量,较高CI有利于茶黄素的形成(Jin et al.[9],2014)。Jin等[9](2014)等对我国主要产茶区的403份茶树种质的CI值进行测定,其中云南省茶树CI均值最高,约为0.53,其他地区的CI均值不足0.5;Jin等[9、16](2014,2018)指出我国茶树资源的整体CI值较低,其已成为影响我国红茶加工过程中茶黄素含量的限制因素。本研究鉴定的66份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CI均值为0.48±0.20,低于Jin等[9](2014)测定的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CI均值,可能与样品的来源有关,但与Jin等[9](2014)得出的云南CI均值较高的结果相符。另外,在66份茶树种质中,80%种质的CI≤0.6,13份种质的CI>0.6,2份种质的CI>1.0,这些种质为研究茶树高CI的分子提供了有利材料,也为培育高CI、高茶黄素的茶树品种提供了可利用的亲本。(www.xing528.com)
苦茶碱具有促进睡眠和抗抑郁作用,且毒理试验表明其无毒副作用(Xu et al.[20],2007;谢果等[7],2009)。因此,富含苦茶碱的种质,在功能性茶树品种和茶产品的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66份茶树种质中,仅在来源于云南景洪的资源中鉴定到4份富含苦茶碱的种质材料,与苦茶资源分布具有区域性及可利用得资源较少相符(王新超等[21],2008)。本研究挖掘到的4份苦茶种质为今后苦茶碱合成的遗传机制,以及富含苦茶碱茶树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基础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