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是使食品着色,从而改善食品色调和色泽的可食用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食用色素按来源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
(一)食用天然色素
1.红曲红
红曲红色素是以天然红曲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为暗红色水溶性液体或粉末。红曲红耐热性好、着色力好,不受金属离子影响,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对蛋白质的染着性很好,一旦染着后经水洗也不褪色。与化学合成的红色素相比,红曲红具有无毒、安全的优点,而且还有健脾消食、活血化淤的功效。红曲红色素可用于各类调味品如腐乳、酱油、酱制品(如花色酱类)等的着色。
2.焦糖色
焦糖色,又称酱色,为黑褐色稠状液体或粉粒状,易吸湿,具有焦糖色素的焦香味,无异味。焦糖色具有水溶性好、着色力强、安全无毒和性质稳定等优点,在调制各种调味汁(液)及粉末产品时,通常使用红褐色和黑色的焦糖色。
根据所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将焦糖色素分为普通法(不加氨法)、铵盐法(亚硫酸铵法)和氨法等几类。普通法生产的焦糖色素适用于酱油、食醋、调味酱、调味粉和酱;氨法生产的焦糖色素适用于酱油、食醋。调味品中使用的焦糖色素主要是采用氨法生产的,其带有正电荷。酱油中所使用的焦糖色素必须具有耐盐性,否则极易出现沉淀;而为了提高酱油的红亮度和挂壁性,则需要选择红色指数和固形物含量高的品种。食醋中使用的焦糖色素一般具有耐酸性,否则会在短期内出现褪色。焦糖色最适合用于强调以酱油和酱为基调的调味品的颜色。各类调味品中,如沙司、塔菜或汤料等,无论何种产品,在色调上一般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特别是当调制仿制品时,要得到与被仿制品同样的颜色,就得靠焦糖色来调配。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焦糖色,许多产品就调不出应有的颜色,味道好也很可能卖不出去,由此可知焦糖色在调味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液体焦糖色素易于溶解,适合于各种液体调味品的调色。粉末状焦糖色素不仅可以用于液体产品,还特别适合调制粉末调料。
3.辣椒红色素
辣椒红色素,别名辣椒红、辣椒色素、红辣素。辣椒红色素是以辣椒的果实为原料提取而得到的食用天然色素,属类胡萝卜素,成品多为具有辣椒香气味的暗红色油膏状物,主要是叶黄素类的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的混合物。辣椒红色素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色调会因稀释浓度不同呈现由浅黄色至橙色变化,着色力强,色泽鲜艳,遇到Fe2+、Cu2+、Co2+使其褪色,遇到Al3+、Sn2+、Pb2+使其发生沉淀。目前,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三种。目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已将辣椒红色素广泛应用于酱油、醋中的着色。辣椒红色素也用于咸菜、火锅底料、调味料、酱料的着色,并深受人们欢迎。(www.xing528.com)
4.红枣糖色
利用大枣所含糖分、酶和含氮物质,进行酶褐变和美拉德反应,经过红枣→蒸煮→分离→浓缩→熬炒制成红枣糖色素成品。红枣糖色素色度高,香气正,无毒害并含有还原糖、氨基酸态氮等营养成分,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食用色素,也可用于酱类增色。
(二)食用合成色素
食用合成色素是以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又称煤焦油色素与苯胺色素,如胭脂红、柠檬黄等,对人体有害,如中毒、致泻、致癌,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常用于调味料的着色剂及其用量见表2-8。
表2-8 常用着色剂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