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外对装甲车辆维修性的认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然而,通过对国内外装甲车辆的维修性工作分析,不难发现目前装甲车辆的维修性设计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装甲车辆设计没有很好地把维修性设计与其功能结构设计融合在一起,两者相互独立,导致装备研制周期长,并且依然存在严重的维修性问题。
国外对装甲车辆维修性的认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据资料显示,当时美军装甲车辆合格率低,仅为50%,故障率高,备件需求量大,维修工作频繁,有1/3 的人和1/3 的军费用于维修。因此,1955年美国军方制定并发表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研究报告。从这个报告开始,装甲车辆开始有了维修性试验数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军发布了《维修性大纲要求》等一系列维修性标准。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逐渐重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并开始开展装甲车辆质量与可靠性工作,最先从解决现役装备减少维修工作量的维修制度改革开始。从1983年开始,我国先后进行了多种车型的维修制度改革试验,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维修性数据。
然而,通过对国内外装甲车辆的维修性工作分析,不难发现目前装甲车辆的维修性设计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www.xing528.com)
(1)装甲车辆的维修性设计工作开展滞后。装甲车辆的维修性设计往往要等到装甲车辆样车形成之后,才通过维修性评估的技术手段对装甲车辆的维修性进行分析与验证,使装甲车辆的维修性设计工作被动地融入产品设计当中,导致一些维修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2)装甲车辆的维修性设计与功能结构设计脱离。如果装甲车辆设计没有很好地把维修性设计与其功能结构设计融合在一起,两者相互独立,导致装备研制周期长,并且依然存在严重的维修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