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技术自诞生以来,首先应用于军事装备。以可靠性技术比较领先的美军装备为例,美国一直非常重视可靠性技术在工程研制中的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美军强行推行美军标中有关可靠性技术标准开始,美军一直把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工作作为提高武器装备战斗力的“倍增器”和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的有效途径,并在国防部成立了专门的可靠性工作委员会。20世纪80年代,美军在可靠性工作上的做法主要是对RMS 工作实行制度化和标准化,制定了一系列军用标准和规范,以指导和规范研制单位的可靠性工作,并因此产生了良好的效果。21世纪初,美军对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性工作进行了改革,从采办的角度,以合同采办条例约束产品研制单位的可靠性工作。在军事装备的可靠性技术应用与实践方面,美军制定了RM2000 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提高装备的RMS 水平来实现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降低装备保障设施的易损性、减少后勤保障运输要求、减少保障人力、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等5 项目标。
在可靠性技术发展方面,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RMS 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和管理得到广泛应用,开始出现RMS 设计分析综合化、智能化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商业化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手段的完善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武器装备可靠性的提高。在可靠性技术应用方面,美军经过20 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正逐步从注重统计与计算分析向注重可靠性技术的实用性方向转变。特别是2000年以后,美国国家实验室提出以失效物理为基础的可靠性工程方法后,失效分析技术,工艺可靠性技术,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综合分析技术,耐久性分析技术,原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选择与控制技术等众多实用技术在可靠性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从近期国外可靠性发展趋势分析,可靠性工作模式正从基于统计基础的可靠性分析逐渐向基于失效物理的可靠性工程分析方向发展。纵观国外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实用化、标准化、综合化是其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国外装甲车辆中可靠性水平较高且有代表性的是M1A2、豹Ⅱ及T-80 坦克。从资料分析,M1A2 坦克的整车无故障间隔里程达到450 km 以上,战备完好率达到98%,计划性维修工作时间缩短到原来的四分之一。通过对M1A2坦克研制过程的分析,其良好的战备完好性主要取决于方案设计初期开展了综合后勤保障分析,即在方案设计阶段开展了维修规划、保障和测试设备分析以及供应保障分析,并在产品的设计中将以上设计要求与功能、结构、产品选型相协调,从而实现较高的可用性。T-80 坦克的可靠性水平没有准确的官方报道,但据有关文献,T-80 坦克出口到印度的试验样车在印度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了2 000 km 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未发生任何故障,其可靠性水平可见一斑。从俄罗斯的装甲装备可靠性工作来分析,其可靠性工作没有美军的可靠性工作那样系统,其要求也没有美军对装备可靠性的要求那么严格,但俄罗斯依靠对机械产品可靠性的独特认识以及对装备工艺系统可靠性的分析,在装备可靠性水平与装备批生产质量稳定性以及产品生产效率等方面达到了非常好的平衡。
国外装备可靠性工程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新研装备方面,主要表现为从单纯追求高性能向全面满足性能、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全寿命周期费用要求的方向发展;(www.xing528.com)
(2)采用多种途径提高现役装备的可靠性;
(3)可靠性工程技术向数字化、仿真化、微观化方向发展;
(4)软件的缺陷所引发的可靠性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5)积极研究高效的可靠性试验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