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利工程除了本身具有的工程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外,其绵延的建设史、配套设施、题刻碑文以及有关的历史和神话传说等历史元素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25][26]。例如,战国后期,秦统一大业需要大量兵源和军粮马草,在这一背景下,郑国渠约于公元前236年前后建成,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了补充兵源和保障兵马给养的重大作用。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当时都江堰的灌溉总面积为150余万亩。为了巩固江山,特别是为保证兵马粮草等后勤物资的运输供应,在陆路运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隋王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至通州、南达杭州的南北大运河。这条大运河不仅满足军事需要,更为南北物资交流、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与繁荣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都反映了古代水利工程在当时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其具有的工程、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古代水利工程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岁月淘洗和时间积淀,把当年水利工程建设的“新事”变成今天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文化。秦时修建的郑国渠到了汉代难以延续使用,便新开了白渠,白渠成为郑国渠的第二代工程,一直到民国时期,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主持兴建泾惠渠,成为郑国渠第六代工程[27]。历经2300多年兴衰变迁,郑国渠早已超越历史,超越工程本身,以一种独立的历史姿态走进了现代社会,走进了今天人们的生活。此外,任何水利工程都不是孤立的独体建筑,它们都建有大量配套设施和附属工程,如水利碑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成为我国历代水事活动的一种原始记录方式,历史遗留下来的碑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治水实践的活动状况,是水利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而且在维护封建帝王的统治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功能和地位历来为人们所重视[28][29]。张廷皓、于冰[30]基于京杭大运河所体现的古代水利工程的特点,通过对现有的价值评估标准进行补充,建立了运河工程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运河工程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的方法。桔槔作为最古老的提水器械,早在公元前15世纪以前就已在古巴比伦和埃及的农业灌溉中被广泛使用[31]。诸暨桔槔井灌工程遗产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赵家镇的泉畈村、赵家村,李云鹏等学者[32]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考证等方法,分析了浙江诸暨赵家村桔槔井灌工程的历史演变、遗产构成、工程特性及其科技文化价值。(www.xing528.com)
槎滩陂古代灌溉工程位于江西省泰和县禾市镇桥丰村委槎滩村畔,始筑于南唐937—975年,至今已千余年,是当地仍在发挥疏江导流灌溉功能的古代水利工程,号称“江南都江堰”[33][34][35]。槎滩陂于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评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作为水利文化遗产,价值丰富。近年来,不少学者集中地对水利开发与地方社会变迁的关系、水利工程的科学内涵、相关水利历史文献的介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廖艳彬等[36][37]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槎滩陂水利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进行系统分析,介绍其相关保护、开发现状,提出了加强和促进槎滩陂水利文化遗产建设的建议。此外,黄细嘉[38]对槎滩陂水利工程的遗产价值进行了研究,包括水利科学、历史文化、思想精神、农耕经济等多维价值。陈芳[39]、刘颖[40]等学者分别从历史文化价值、工程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四个方面剖析槎滩陂水利工程的治水理念,以槎滩陂的历史沿革、科学理念两个维度来阐释其“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科学治水理念。因此,对古代水利工程而言,除了使它成为工程遗产的工程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所蕴含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又使它成为文化遗产。在现今推进水文化建设工作的进程中,古代水利工程的多重价值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挖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