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比较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比较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社会的通识教育是指所有学生均应接受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主要包括人类社会的历史与文化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道德教育、社会生存能力的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等。(一)知识经济成功之本的终身教育趋势要求加强通识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知识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这些并非专业教育能完全给予学生的,因此通专结合在未来社会仍是高等教育必需的。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比较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就成为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教师思考的首要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明确办学思路的前提和基础。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是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必然要求,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科学回答。

通识教育是由自由教育演变而来,相对于专业教育而提出,是旨在通过非职业性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树立开放的思想观念,塑造全面素质,构筑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开阔学生视野,为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和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积累基础知识、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健全个人与公民,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现代社会的通识教育是指所有学生均应接受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主要包括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道德教育、社会生存能力的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它的主要特征是超越直接的功利目的,着眼于人的潜能开发与身心的和谐发展,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显然,通识教育也就是做人的教育,体现人文主义的理念,是各类高校的共同目标。

实施通识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知识经济成功之本的终身教育趋势要求加强通识教育

终身教育已成为知识时代的发展趋势。经合组织国家的教育经费平均占其政府支出的12%,在职培训方面投入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估计高达2.5%。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职工的培训开支超过10亿美元;通用电器公司每年投入3亿~4亿美元用于职工通过该公司的培训计划;日本丰田公司所属各厂4 .6万工人都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公司非常重视岗位培训。总的看来,在社会实践中“边学边干”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学习就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学校如果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很快面临过时的、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学校教育就必须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良好的通识教育,从而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的广泛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以及忠诚、合作、开放、敬业的品质。而这些并非专业教育能完全给予学生的,因此通专结合在未来社会仍是高等教育必需的。

(二)加强通识教育是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必须加强综合性。单纯从技术层面来看,现代生产固然也划分为不同的工序、不同的技术过程和不同的专业,但是它们在电脑技术和自动控制的基础上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而且,技术本身涉及伦理、社会传统、经济、艺术等问题。因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必须加强综合性,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在身心方面和专业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具有综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技在未来社会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要求人的高情感的培养。科学技术给人类的最直接的效用在于它的功利性。但是科学对人类是福祉与祸害同在,正面和负面效果共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诸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道德下降、个性发展上的畸形,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人际关系冷漠,甚至异化为所谓“经济动物”“科技奴隶”和“智能强盗”。随着高科技无孔不入地深入人的生产和生活,如果人们不对技术的非人格化性质及时反思,抑制其负面影响,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无法想象。只有重视通识教育,才能解决高等教育中“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的问题。只有重视通识教育,教育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与它对科学和对科学后果的责任心相协调,发掘学生将来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正直感和良心,使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这无论对一个国家或对全世界都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因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初始结合,经过以人文教育为主导到科学教育为主体的分离状态,再回到当代两者的有机结合,走过了一个融合—分化—融合的道路。

(三)现代社会要求加强通识教育

面向特定职业的大学教育随时会面临职业地位变革所带来的生存危机。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个人工作选择自由度的加大,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将更加频繁。研究表明,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一个人的就业生涯中平均更换4~5次工作岗位,知识经济中人才的流动会随各种体制改革而更加便捷。职业和岗位变动必然导致一些人工作的专业领域与他们在高校所学的专业不同。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职业与工作需要的能力。通识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学习,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对于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流动、职业调换、领域转移等做了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前期储备,同时也为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的创造以及进行新领域开发研究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知识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也适应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识教育有别于职业性的技能训练和工具性知识的掌握,更注重人类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中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使得人才在教育中能吸取到人类文明的精髓,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对自己发展最有利的知识。这种对于永恒价值的观念、思维、方法等的渗透、引导,较之实用性强、更新快的技术知识,更有利于奠定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为其潜力的发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

(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加强通识教育

市场经济下,人们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导致工具理性化倾向日趋明显。表现在精神文明方面出现了新的主体性迷失的情形,如正义感、责任感的弱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普遍缺乏,个人行为失范以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抬头等。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和道德发展的滞后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反省,对异质文化的比较与批判,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对艺术的欣赏与投入等帮助学生超越功利,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追求崇高的人文修养,从而造就一批全面发展、敏于探索、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高尚、人格完善的新人。通识教育通过对人类文化的科学分类,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方法,讨论其中的价值问题,将自身发展建筑在人类文化遗产的整体之上,寻求知识与社会的整合,以提升人文素养。

正因为如此,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的通识教育,在20世纪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以后,日益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目标,也同样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追求理念,在我国许多大学得以推广。

(五)通识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www.xing528.com)

完整的大学教育离不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教育是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但无论教育多么复杂,内容如何包罗万象,总不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类。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希望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都不相同,但其内涵无非两个方面:做事和做人。做事离不开科学,做人则离不开人文。而一个人做事、做人需要的科学和人文则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完整的教育必须既包括通识教育,也包括专业教育。实践证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是大学教育的两大目标。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出素养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1)过分强调专业化的教育。这将使得学生的素质被束缚在某一狭窄的知识或技术领域内,造成他们:

①知识狭隘化。学生的知识只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在处理各种现实的复杂问题时经常地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无知所困扰。

②思维的定势化。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经过前人努力而形成的学术规范、专业文化,学生在分享专业理论、方法论、技术同时,也造成了相应于专业特点的不同的思维定势。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和教学过程,造成人的天赋能力的彼此分离,而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人具有多方面的能力。

情趣的单调化。情趣“专业化”指专业的特点内化于人的个性、情感、爱好等方面,使人的个性、情感、爱好单一化。情趣“专业化”把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内容,人生的其他喜、怒、哀、乐又无不打上专业的烙印,不能与更多的专业以外的人、专业以外的生活领域进行有效的交流,人的活力和创造性的发挥。由于以上缺陷,专业化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被称为“专业化了的人”,也有人称之为为“单向度的人”“经济动物”或“科技动物”。

(2)单纯强调通识教育而排斥专业教育。这将使得所培养的人很难在现代社会中享有满意的工作和生活。过分专业化的教育虽有弊端,但是专业化仍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可阻挡的必然规律,这是不可以也不能够否认的事实,任何夸大通识教育有用性而贬抑专业教育地位的思想和做法都无疑是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因此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在具有基本的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素质的前提下,同时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否则将无法独立、自足地立足于社会,更谈不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可见,单纯注重专业教育或单纯注重通识教育而排斥专业教育都会给人的发展带来不足,人作为“人”的丰富性、巨大的潜力和全面性无从展示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通专结合才最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它蕴含着不可动摇的合理性依据。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发挥大学的主体性,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以目的合理性作为其合理性依据,不可避免地使学校丧失了其作为社会批评与分析工具的特殊职能,从而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一般来讲,一个关注社会觉悟和科学智慧的社会,大学于其中一定承担着社会批评和分析的特殊职能。它能使社会始终具有自我批评的意识,从而对其遗产、成就和新发现不断进行检查和评鉴。大学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获得知识、从事创造以及进行判断的能力,这对于不断改善社会制度、为文化注入创造活力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社会批评和导向作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如果大学不能作为真正的、独立而不受影响的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不能作为对社会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工具,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势必会被大大削弱。而大学的这一功能必须根植于通识教育所奠定的文化基础。

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把受教育者当作“工具人”来培养,教育者——教师也只是实现这个工具目的的手段之一;在教育内容上,着眼于某种特定的专门领域的“语言和规范”传授,使学生成为自由选择能力缺乏、判断力丧失的工匠,对过分专门化的崇拜导致社会成员的主体性丧失或异化。一方面专业主义、科技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导致社会系统产生各种分裂、隔膜;另一方面,由于公民对解决公共问题缺乏兴趣,“社会失范”问题增多。通识教育主张所有学生作为社会的人,都应掌握应有的共同基础,而且鼓励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中的一分子,有效地参与社会事务,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因此,为了社会持续的健康发展,从高等教育角度来讲,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才是最适当的选择。

当然,我国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应该注意理想与现实、目标与可能的关系。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实施的可行性。理想的教育,只有化作学生自身的心理需要和生活需要,才真正具有意义。否则,再伟大崇高的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外部环境并不有利,在这样一个充满功利、实用的世界里,要让学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价值是比较困难的。因而,高等教育要能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使之既能有助于学生自觉努力地增长理性,又能满足学生为职业作准备的渴望。出于知识教育之外,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专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被定义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因而通识教育只是在专业教育之下进行,通识教育不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足以与专业教育分庭抗礼、平分秋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