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在纯弯曲时,由第3章公式(3.53),即
当梁的跨度远大于横截面高度时,剪力对梁变形的影响甚微,故上式也可用于一般横力弯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弯矩M与曲率半径ρ均为x的函数,上式可变为
由高等数学可知,平面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为
将其代入式(4.17)得
式(4.18)称为挠曲线微分方程,它是一个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显然,求解这样的方程是相当困难的,但在工程实际中,梁的转角一般均很小,之值远远小于1,所以,式(4.18)可简化为
式(4.19)称为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它已简化为一个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实践证明,由方程求得的挠度与转角,对于工程应用已足够精确。
至于方程式(4.19)的符号,应由坐标系的选取和弯矩的符号确定。由于坐标系已经选定,如图4.6所示,弯矩的符号如前所规定,因此,方程式4.19的符号即可唯一确定。如图4.7所示,当梁段承受正弯矩时,挠曲线下凹。如图4.7(a)所示,d2 M/d x2应为正;反之,当梁段承受负弯矩时,挠曲轴上凸。如图4.7(b)所示,d2 M/d x2应为负。可见,如果选用w轴向上的坐标系,则弯矩M与d2w恒为同号,方程式(4.19)的右端应取正号,故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为
即
EIw″=M(x)
应该指出,由于x轴的方向既不影响弯矩的正负,也不影响d2 w/d x2的正负,所以,式(4.20)同样适用于x轴向左的坐标系。
图4.7
2.位移边界条件与连续条件
将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两次,得
式中:C与D为积分常数,由梁的已知位移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确定。
所谓已知位移边界条件,指梁上某些截面的已知位移。例如,在固定端处截面的挠度与转角均为零,即
w=0,θ=0
在铰支座处横截面的挠度为零,即
w=0
所谓连续性条件,指分段交界处挠曲线相应满足的连续、光滑条件。当梁上的外力将梁分为数段时,各段梁的弯矩方程不同,因而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也需分段列出,各相应段梁的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也随之而异,但相邻梁段的交界处为同一截面,其挠度与转角应完全相同,这就是梁位移的连续性条件。
积分常数确定后,将其代入式(4.21)与式(4.22),即得到梁的挠曲线方程
w=w(x)
和转角方程
θ=θ(x)=d w(x)/d x=w'(x)
由此可求出任一横截面的挠度与转角。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梁的位移不仅与梁的弯曲刚度及弯矩有关,而且与梁位移的已知位移边界条件及连续性条件有关。
3.计算梁变形的积分法
按式(4.21)和式(4.22)进行积分,再根据已知位移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确定积分常数,便可得到梁的挠曲线方程,利用挠曲线方程可求任一横截面的挠度和转角。这种方法称为积分法。
【例4.4】 悬臂梁AB,在自由端B作用一集中力F,如图4.8所示。试求梁的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并确定最大转角|θ|max和最大挠度|w|max。
图4.8
解:以梁左端A为原点,取一直角坐标系,令x轴向右,w轴向上。
(1)弯矩方程。在距端点x处取截面,列出弯矩方程为
(2)列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进行积分。将弯矩方程代入式(4.20),得
通过两次积分得
(3)确定积分常数。悬臂梁在固定端处的挠度和转角均为零,即在x=0处
θA=w'A=0,wA=0
将两个边界条件代入式(c)和式(d),得
C=0,D=0
(4)确定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将求得的积分常数C和D代入式(c)和式(d)得梁的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为
(5)求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由图4.8可以看出,自由端B处的转角和挠度最大,以x=l代入式(e)和式(f)得
θB=-Fl2/2EI
|θ|max=Fl2/2EI
wB=-Fl3/3EI
即
|w|max=Fl3/3EI
所得结果中,转角为负值,说明横截面绕其中性轴顺时针方向转动;挠度为负值说明B点的位移向下。(www.xing528.com)
【例4.5】 简支梁如图4.9所示,在全梁上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试求此梁的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并确定最大转角|θ|max和最大挠度|w|max。
图4.9
解:以梁左端A为原点,取一直角坐标系,令x轴向右,w轴向上。
(1)列出梁的弯矩方程为
(2)列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进行积分,由式(4.20)得
通过两次积分得
(3)确定积分常数,简支梁的已知位移边界条件是:在两支座处的挠度等于零,即:在x=0处
wA=0
将其代入式(d)得
D=0
在x=l处
wB=0
将其代入式(d)得
wB=(ql4/12)-(ql4/24)+Cl=0
由此解得
C=-ql3/24
(4)确定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将求得的积分常数C和D代入式(c)和式(d)得梁的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为
(5)求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梁上载荷和边界条件均对称于梁跨中点C,故梁的挠曲线也必对称。由此可知,最大挠度在梁的中点处,以x=l/2代入式(f)得
wC=-5ql4/384EI
|w|max=5ql4/384EI
式中:负号表示梁中点的挠度向下。
又由图4.9可见,在两支座处横截面的转角相等,均为最大。由式(e)得
在x=0处
θA=-ql3/24EI
在x=l处
θB=+ql3/24EI
故
|θ|max=ql3/24EI
图4.10
式中:负号表示截面为顺时针方向转动;正号表示截面为反时针方向转动。
[例4.4]和[例4.5]都只需对全梁列出一个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但当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分段列出时,积分后每段均将出现两个积分常数。为确定这些积分常数,除利用已知位移边界条件外,还需利用分段处的连续性条件。例如,图4.10所示的简支梁,集中力F将全梁分为AC、CB两段,这时两段梁的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分别为
AC段(0≤x1≤a)
EIw1″=Fbx1/l
EIw1'=Fb/2l+C1
EIw1=Fb/6l+C1 x1+D1
CB段(a≤x2≤l)
EIw2″=Fbx2/l-F(x2-a)
EIw2'=Fb/2l-F(x2-a)2/2+C2
EIw2=Fb/6l-F(x2-a)3/6+C2 x2+D2
积分后一共求出4个积分常数,需要4个已知的边界条件才能确定。
简支梁的已知位移边界条件有两个,即
在x1=0处
w1=wA=0
在x2=l处
w2=wB=0
简支梁在分段处的连续性条件也有两个,即
在x1=x2=a处
w1'=w2'(即θ1=θ2)
w1=w2
用这两个连续性条件和两个已知位移边界条件即可确定4个积分常数。积分常数确定后,两段梁的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也就可以求得。以下的演算与前面两例类似,读者可自行演算,其结果为
w1=(Fbx1/6l EI)(-l2+b2)(0≤x1≤a)
w2=[Fa(l-x2)/6l EI](-a2+2lx2)(a≤x2≤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