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顾21世纪之前的现代时装演化

回顾21世纪之前的现代时装演化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汽车和快艇的出现,女性乘坐敞篷汽车和快艇出游成为时尚,这就为女装提出了新的要求。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势必使服装产生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代替了世纪初的歌剧演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成时装开始普及,这与经济复苏关系至密。

回顾21世纪之前的现代时装演化

自从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思开创了时装新世纪后,20世纪时装潮流便是以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来推开的。当然,这并不等于都是专业时装设计师。有些是演艺界名人,有些是政治名人,很多时候是由他们的爱好或偶然设计一件衣服,或偶然穿着一身配套服装,从而引起世人的兴趣以至流行开来。

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时期的时装流行趋势都是有其社会文化作背景的。即使从表面上看某一潮流源于某一位设计师的作品,但实质上还是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逆社会而行,是难于推动其时装潮流的(图10-1)。

图10-1 1858年的午后服。这一年,青年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思在巴黎开设第一家高级时装店

20世纪的时装潮流,在起始阶段,明显是巴黎在起领头羊的作用。但是,很多国家的宫廷服装还在作为流行源头。如1909年,一位英国贵妇描述了王后的着装形象,她说:“王后的服装非常美丽,令人眼花。在夜晚,她穿上金色、银色的礼服;或者在白天,穿上紫罗兰色天鹅绒的女装。她成功地使附近的每一位贵妇都特意走过来注视她。她显得如此亲切、和蔼、苗条而美丽,尽管她已经有64岁了。”

几乎与此同时,一位著名的美国歌剧演员埃利沃特在欧洲红极一时。她的侄女描述了她在1903年9月主演一部流行的喜歌剧时所穿的女装,“她第一次创造了紫红色的天鹅绒紧胸衬衣,同时在袖口饰以花边,这具有东方的色彩。头戴一顶巨大的黑色帽子,上面插着美丽的鸵鸟羽毛。一条黑狐狸皮毛的披肩围在她的肩膀上。下身是白色缎子制成的舞裙,上面点缀着银色的小圆金属片,在水银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另一位法国歌剧女演员米勒,在她自己的回忆录《我的晚餐的香槟酒》中说:“每当赛马时,我穿着用中国雪纺绸制成的裙子,边缘镶着花边,里面还有衬裙,漫步在草坪上。这些花边和女裙都是手工精巧地缝制的。”米勒还喜欢戴贵重的女帽,附近装饰着长长的羽毛和彩色的缎带;或者是在小的无檐女帽上插着花束。不仅如此,米勒还讲究衣服和手套、鞋、长筒袜、折叠伞的配套和谐,注重整体服饰形象的高贵与美观。

20世纪初,女装是讲求优雅的,尤其是一顶精心装饰的女帽为着装者增添了光彩。

工业文明的飞跃发展和社会宽容度的增大,使女性获得了较大的自由。一些衣食无忧的女性可以旅行、骑马、打高尔夫球,而且可以参加社会工作。这种新女性的现实导致了“新女性”服装风格的出现。所谓“新女性”服装,最主要是抛弃紧身胸衣,尽量使女性的胸部在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胸衣被称作“健康胸衣”。当年英国正时兴午后饮茶,于是有了专门的饮茶女袍,如用中国的雪纺绸制成,饰以花边、刺绣,具有典型的东方服装风格。

“新女性”服装中有一个明确的倾向,即女装具有男服风格。当年流行开来时,甚至英国女王、法国王后以及公爵夫人都被这种“两性服装”所吸引。因为它便于活动,如适宜骑自行车、打球等,因此成为极适合当时社会的一种服装风格。在此期间,也曾有美国的艺术家吉本孙设计过紧身、拖曳在地的长裙,因大胆显示女性形体线条之美而风靡一时。只是由于在走路时不方便,随后便被缩短裙身,直到被长及膝盖之下的女裙所取代,这种衣服,被人们唤作“散步女裙”。

由于汽车和快艇的出现,女性乘坐敞篷汽车和快艇出游成为时尚,这就为女装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一种厚实的棉布——华达呢应运而生,它的组织较细棉布致密,便于挡风避雨,一时受到外出女工的欢迎。女服款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衣领处收紧、裙摆用皮圈收紧等。高尔夫球衣更要求女裙长度缩短到踝部,上衣紧身,衣袖虽宽松,但袖口收紧,这样既便于肘部活动又干净利落。平时的女服,由于紧身适体,不便于安置口袋,因而导致手提包的盛行。用柔软皮革制成,上面饰以珠绣的女性手提包,成为女性出门必不可少的装饰。女子参加体育运动,衍化出新式女装(图10-2)。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势必使服装产生变化。面对严酷的现实,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衣服要结实耐用、色深耐脏、穿着方便,适合于快速行动。装束的时髦性已退居次位。大战结束以后,女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战后需要建设,大批妇女参加了工作,她们在服装上更多地追求自由和舒适。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以服装来显示身份地位的功能已不重要。因而少女们强烈地表现出一种着装倾向,即摆脱传统,追求我行我素,甚至在当时招致“轻浮”的指责。

图10-2 骑单车时穿用的灯笼裤

女裙进一步缩短,由踝部以上改为至小腿肚处,而且非常宽松。女装廓型直线条,不再收紧腰部也不再夸大臀部。尤其是流行“男孩似的”风格,导致发型也随着减短。1920~1952年,女裙逐渐短到膝盖处,这被认为是最标准的式样。法国有位叫作莉格莉的年轻女性曾大胆对网球女裙进行了革新,她在1922年时说:“假如您希望在网球场上给人以整洁、优雅的感觉,请您不要穿彩色的裙子,而是穿白色的女裙。我的设想是,用白色凸纹的亚麻布,借鉴传统希腊女装的形式,设计出简练的女裙,并在腰部用缎带、皮带束住。衣袖是短的,至于脚上,简单的一双帆布体操便鞋是合适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代替了世纪初的歌剧演员。在时装流行上,广大女性开始按照影星的穿着来确立自己的追逐目标。这就迫使巴黎时装界不断推出自己的新式样,在众星闪耀中,女装的设计主调确立——实用、简练、朴素、活泼而年轻。

20世纪30年代,女装“男孩似的”风格开始消失,直线被曲线所代替,女性身体的优美线条又重新显现。特别是晚礼服,后背袒露几乎至腰,无袖,腰和臀部都是紧裹的,有时在肩部还要饰以狭窄的缎带或硕大的人造花,至臀部展宽。美国发明了松紧带和针织女装,这种针织织物具有丝绸般的质感,拉链也已广泛地应用在女装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成时装开始普及,这与经济复苏关系至密。一方面,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不断扩大、提高;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这样,统一的、标准化的、规格化的时装更加符合大家的着装需求。因为它既代表着先进的文明,同时又可增加鲜明的企业形象,职业装的大量应用就在这个时候。

20世纪40年代,“新外观”风格的女装引起轰动。在经历过战后紧张、劳累之后,妇女们急切地想摆脱掉简陋。这时,一种强调圆而柔软的肩部、丰满的胸部、纤细的腰肢以及适度夸大、展宽臀部的新外观女装应运而生。领导这一新潮流的是著名设计师迪奥,他在谈到设计思想时说:“我希望她们的服装结构如同建筑一样。这些服装是由塔夫绸、麻纱缝制成的,借鉴了早已被人们长久忘记的传统古老的刺绣、花边等技艺,在细节上也是美丽的。我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年轻但又比较成熟的风格。”事实正如设计师所预料的,新外观女装受到广泛的欢迎,既适合年轻姑娘,也适合她们的母亲。这之后,人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使之逐渐走向完善。以致许多著名设计师达到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使妇女能舒适地生活,使她们成为美丽、优雅、有魅力、有良好教养的女性,而远离那些虚浮、矫揉造作的式样。尤为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女装应能表现自然的、符合形体的线条(图10-3)。

图10-3 迪奥的设计作品

20世纪50年代的女装更加趋向随意、自由。这期间,除了出现腋部宽松,袖口收紧的“主教袖”以外,直立衣领重新出现。女裙仍到小腿肚中间,而且比较宽松。由于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意识也更加无拘无束,这时工装裤开始流行。工装裤为女性所穿着,实际上说明了1850年李维·斯特劳斯所创造的牛仔裤至这时得到普遍的认同。看起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在20世纪30年代时穿着蓝色斜纹粗布的牛仔裤,正是这次大规模流行的前奏(图10-4)。

1954年前后,意大利风行结实的厚毛线衫,式样屡变,如高而紧的衣领、附加的兜帽、宽大的袖窿;色彩上更是时时更新,追求美而富丽。美国人在意大利毛衫的工艺基础上,制作成晚礼服,上面还装饰以刺绣,缀上玻璃珠和小金属片。随着年轻女性革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姑娘们渴望着有一些新的服装和新的穿着效果,以显示与传统的不同。这时,有一种“青年女装运动”代表着新的思潮。如流行膝上裙或裙裤配高筒女靴的穿法,成为最时髦的装束。

图10-4 女性穿着牛仔裤

20世纪60年代,玛丽·匡特女士设计的超短裙在美国受到了空前的欢迎。这是她根据古代希腊、罗马壁画雕塑中希腊运动员的束腰上衣的形象得到启发而创作的。由于超短裙充满了旺盛的青春活力,所以久盛不衰,整整流行了11年(图10-5)。清新、活泼、可爱的风格,如同旋风、闪电般快速流行,瞬间席卷全世界。1966年,英国尼龙纺织协会生产了透明和半透明的衣料;1969年,姑娘们就在这种透明的女装上再饰以小圆金属片,或饰以小钟铃。与此同时,披肩发、束腰上装、紧身短裤或肥大的裤子等纷纷加入到时装的行列之中。

图10-5 玛丽·匡特的设计作品

20世纪70年代,面料、款式、色彩更加丰富,人们的着装观念也更加肆无忌惮,女性的紧身短裤竟然穿到办公楼里。正规、严肃的着装意识正在受到冲击。这一时期,服装加工的自动化流水线已经应用多时,电子计算机也已开始用来计算衣料并裁剪服装,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服装行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这一切都在向顶尖技术发展的时候,人们开始厌倦了大规模生产的服装的单调乏味。怀旧思潮涌现,人们又开始留恋古典服装的优雅,追求手工工艺的质朴。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意识更新的气势反映在服装上,女装又一次追求男性化,宽肩、直线条的女装重新在时装界风行开来。20世纪30年代时曾流行的钟形裙、蓬松而高耸的肩部装饰等又一度流行开来。追求个性,现代与古代的影子重叠在一起,构成了70年代的服装风格。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时装设计进入多元化时期,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题材的不断丰富,时装界可以说越发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较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风”时装潮流。其实,早在18世纪的法国,洛可可时期人们对中国的艺术就充满了向往,并用自己的方式加以理解与表现。19世纪以后,西方服装在面料、款式、图案和色彩方面不同程度地吸收和模仿中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以“中国风”命名的高级时装,伊夫·圣·洛朗、皮尔·卡丹等设计大师都以中国题材为灵感之源。时至90年代末期,中国主题的时装作品仍层出不穷(图10-6、图10-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末迪奥公司首席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设计的时装。1997年,首次为迪奥公司推出成衣的加利亚诺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了20世纪30年代夜夜笙歌的上海滩,艳丽奢靡的浓厚气氛随之而来。中国旗袍华美、中国漆器上的红色激起了这位天才的灵感与创作火花,以红色为基调的旗袍与西方现代技艺相结合,给人以既古典又现代,既奢华又实用的感觉(图10-8)。1998年岁末,钟情于东方民族风情的加利亚诺又从中国的绿军装上找到灵感,推出了“中国军服”系列。在用料上选取厚质的皱褶丝绸,色彩上采用大面积的军绿色及少量红色,形成夺目的对比。中国式的军帽及中式的高领,优美的设计与剪裁,创造出中西合璧美妙的衣装境界。

图10-6 伊夫·圣·洛朗的“中国风”系列时装之一

图10-7 伊夫·圣·洛朗的设计作品

图10-8 加利亚诺设计的作品

由此而引发的东方热、民族风情顿时席卷国际时装舞台,克里斯汀·拉克鲁瓦、瓦伦蒂诺、哈姆内特、高田贤三纷纷以“民族”为主题抒写时装狂想曲。这些具有时代感的服装强调着时装的新异性、易变性与现实性。西方时装界崇尚的异域主题设计理念在大众间引起共鸣并非一般的推销逻辑所能解释,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发掘民间与民族服装并重新利用有价值的部分,使之成为时装新款的潜在主题。西方时装已将非西方的影响、传统和形式纳入自己的主流。这些新鲜而独特的服装已被证明是能够满足两种文化系统要求的有效手段。穿戴这些时装的包括亚洲的时髦妇女、生活在西方的亚洲妇女和醉心于东方文化的西方妇女。时装系统之间的相互往来在设计、着装习惯、经济方面构成了时装的工业环境,为时装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当然,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说明,现代时装本身不仅已经国际化了,讨论时装的语言也被国际化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重新审视自我,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等观念成为人们的共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在这种思潮的指引下,生态热不断升温,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也包括时装在内。各种自然色和未经人为加工的本色原棉、原麻、生丝等织造的织物成为维护生态的最佳素材,代表未受污染的南半球热带丛林图案及强调地域性文化的北非、印加土著、东南亚半岛等民族图案亦成新宠,另外,印有或织有植物、动物等纹样,甚至树皮纹路、粗糙起棱的面料都异常走俏。不仅如此,在服装造型上,人们又一次摈弃了传统对于服装的束缚,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舒适感。休闲服、便装迅速普及,垫肩的运用成为“明日黄花”已明显过时,内衣外观化和“无内衣”现象愈演愈热……巴黎时装界有“顽童”美誉的让-保罗·戈尔捷更以自己的时尚语言带动了这股潮流。1992年10月,他在推出露背男女服套装之后,又发表了两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全裸女装”和男子的“金发裙装”作品,虽然表现形式极端,但它们可以说是“最自然”的服装形态,最彻底的“人性复归”(图10-9、图10-10)。(www.xing528.com)

图10-9 让-保罗·戈尔捷设计的作品之一

图10-10 让-保罗·戈尔捷设计的作品之二

伴着环保的热潮,人们的消费意识、审美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凸现在时装领域上的,一是强调新简约主义的实用性与机能性,二是所谓“贫穷主义”时装的出现,它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几种,如未完成状态的半成品:服装故意露着毛边儿,或强调成流苏装饰;以粗糙的线迹作为一种装饰手段,透着浓烈的原始味道;有意暴露服装的内部结构,具有后现代艺术的痕迹,这些都形成饶有趣味的设计点。又如旧物、废弃物的再利用:阿玛尼曾利用再生牛仔布制作服装,他从废弃的牛仔裤上找到灵感,把它们当作原料,捣碎至纤维状态,再梳理、织造成为新的牛仔布。原有的色彩被保留下来,染色已经成为多余的工序。靛蓝色星星点点、零零乱乱地洒在面料上,牛仔装那种随意、桀骜不驯的感觉油然而生。三宅一生在设计中采用本色面料并加皱做“旧”处理,缝制中用貌似粗糙的加工手段,制成类似“二手货”的外观式样。这种服装让人们领悟到时装与环保更深层次上的沟通。除此之外,仿皮毛及动物纹样的面料也十分流行,这显然是得益于人们对“保持生态平衡”观念的认知。

20世纪90年代的时装犹如万花筒,其多样和随意超过以往各个时代。中性风潮也是其中一束夺目的奇葩。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当今社会,女子与男子一同参与社会竞争,在体力与智力的角逐时,一袭男装确实给女性以干练、精明的感觉。这种时装的潮流,主要是性别角色的转换所造成的,同时也包含向世俗和时代挑战的一些心理因素。人们淡化性别,追求个性的思想及男女社会角色趋同的现实,使得女装男性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服装现象,接踵而来的是男装女性化……实际上,男女的生理结构、心理特点等因素早已决定了男女着装的差别,决定了男装、女装相对不同的规范。尽管人类之初可能也没有想到要用服装来区别男女,并反过来成为性别的限制,但人类着装的主流观念却始终都在维护和强调这种差别的规范。而无论是历史中的,还是当今社会中的这两种情况,都似乎是不合主流规范的波动。不过,它们又都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生命基础,虽然这股潮流并不可能替代传统意义上的着装观念,但男女性别的“交错”,在相互交流与相互碰撞中,向世人显示出纠结在生命主题之上的美丽,体现出两性在真正平等意义上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体谅,也说明时装向着更趋成熟的方向迈进……

以现代高新技术为背景,以各种新的合成纤维高弹力织物(莱卡,Lycra)为素材的“前卫派”们,从20世纪60年代的皮尔·卡丹、帕克·拉巴那等未来派大师的作品中受到启发,用富有生气、轮廓分明的造型,加上击剑、滑雪、摩托车运动那富有速度感服装的机能性,为人们展示出表现尖端技术“图解式”的未来景象(图10-11)。尤其是世纪之交,蒂尔里·缪格勒设计的“科幻女装”又将人们带入一个神奇的未来时装世界。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福祉,给服装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服装正以科技臻善着人类的生活。

整个20世纪,现代时装犹如潮水一般,一次次地冲击着,涌起又落下。现代时装作为这一阶段的动力,后浪推起前浪,与前代服装一起构成服装史的江河。透过服装潮流,看到的也许是人类演化的轨迹,也许是政治风云的变换,但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忽视文化的影响,甚至包括自然科技在服装上的运用,都难以摆脱掉历史文化的制约。在新的世纪到来之前,再从图像上回顾一下20世纪一百年的时装,将是一次时光隧道般的旅行(图10-12~图10-32)。

图10-11 皮尔·卡丹设计的作品

图10-12 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思设计的作品之一

图10-13 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思设计的作品之二

图10-14 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思设计的作品之三

图10-15 珍妮·朗万设计的作品

图10-16 路易·威登设计的作品

图10-17 保罗·波烈设计的作品之一

图10-18 保罗·波烈设计的作品之二

图10-19 让·帕图设计的作品

图10-20 夏奈尔设计的作品之一

图10-21 夏奈尔设计的作品之二

图10-22 夏帕瑞丽设计的作品

图10-23 巴伦夏加设计的作品之一

图10-24 巴伦夏加设计的作品之二

图10-25 加拉班尼设计的作品之一

图10-26 加拉班尼设计的作品之二

图10-27 阿玛尼设计的作品

图10-28 维斯特伍德设计的作品之一

图10-29 维斯特伍德设计的作品之二

图10-30 范思哲设计的作品

图10-31 20世纪的服装效果图之一

图10-32 20世纪的服装效果图之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