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铝燃烧过程的扩散反应机理解析

铝燃烧过程的扩散反应机理解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铝热剂的氧化过程中,燃烧体系会释放热量,考虑到能量平衡的质量传递问题,提出了扩散反应模型用来描述氧化层的传输过程。氧和铝在氧化铝中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使得这种模型难以定量应用。此时,铝和氧也会由于压力梯度的影响在热对流区域扩散得较快,反应速率加快。

铝燃烧过程的扩散反应机理解析

在约105℃/s的加热速率下使用铂丝对Al/CuO纳米铝热剂进行点火实验[HUA 09]。当铂丝温度达到约1 000℃时,关闭电源,使用快速时间分辨质谱仪检测扩散物质。实验发现,Al/CuO纳米铝热剂的点火温度远高于铝的熔点,并且在977℃以下没有观察到自持性火焰。他们测量了点火延迟时间(加热结束和反应开始之间的延迟),发现与扩散限制反应一致,点火延迟时间随着氧化铝壳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还探究了其他铝热剂体系的燃烧机理,例如快速加热Al/Fe2O3铝热剂(约105℃/s)[HUA 09,ZHO 10],使用时间分辨质谱仪测量了在远低于火焰出现温度时O2的大量释放过程。

在铝热剂的氧化过程中,燃烧体系会释放热量,考虑到能量平衡的质量传递问题,提出了扩散反应模型用来描述氧化层的传输过程。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考虑在高压梯度下Al核熔融时氧化物壳可能会变薄或者破裂的情况。该模型假设纳米铝颗粒的氧化过程是一种传输控制过程。因此,假定本征反应速率是无限的,氧化铝外壳内的氧和铝的传输通量决定了反应通量。最初,铝表面反应的氧通量等价于自由分子状态中的碰撞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铝壳生长并覆盖在颗粒表面,氧和铝扩散穿过氧化铝壳,在氧化铝壳内发生的反应如图5.3所示。氧和铝在氧化铝中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使得这种模型难以定量应用。在1 200℃时,氧在氧化铝中的扩散系数为10-27~10-9 m2/s,铝在氧化铝中的扩散系数为1.5×10-19~1.5×10-8 m2/s。此外该模型还考虑了氧化铝壳内铝/氧反应能量(热)的释放。该模型的应用主要受到以下限制:支撑该模型的大多数物理性质和数据还不可用或未得到验证,如颗粒外表面的氧浓度、溶解度等。

图5.3 扩散反应模型示意图(图中包括金属核、氧化物壳和表面动态反应)[RAI 06](www.xing528.com)

图5.4 (a)微米级颗粒经铝和氧扩散穿过氧化物壳发生反应,氧化物壳在Al熔化之前破裂,然后复原;(b)纳米级颗粒在快速加热期间通过熔融Al分散发生反应[LEV 07](版权2007,美国物理学会)

如图5.4所示,压力梯度对氧化铝壳内反应面的影响也可以粗略估计出来。在反应的初始阶段,氧化铝壳较薄,压力梯度的增加导致氧化速率降低。当壳厚度在1~4 nm时,反应面距离Al/Al2O3界面层约0.5 nm。此时,由于压力梯度的影响,铝和氧在热对流区域扩散得较快,加快了氧化速率。所以当氧化物壳的厚度为1~4 nm时,压力梯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当壳变厚时,反应区域从金属/金属氧化物界面进一步移动。此时,铝和氧也会由于压力梯度的影响在热对流区域扩散得较快,反应速率加快。当壳层厚度逐渐变大时,压力梯度的影响会变弱,这是因为氧要扩散通过壳层才能发生反应。因此,在不同的氧化阶段,压力梯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反应速率,这种影响使得时间-半径存在一定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