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水质支持度是反映水环境本身具有的水量状况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主要是对水量的需求,因此水量支持度是生态用水协调利用最重要的参数,它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水资源的数量、人类对水的需求量等因素,其变化应符合以下规律:①当单位时间内人类需水量不变时,水资源的数量越大,则水量支持度越大;②当单位时间内水资源的数量不变时,人类需水量越大,则水量支持度越小。
基于以上考虑,构造式(7.8)计算水量支持度
式中 W——水量支持度;
Wi——第i个评价指标;
Pi——指标Wi的权重。
如果W=0,则说明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处于一种临界状态,刚好能满足维持现状,但此时生态用水协调利用程度较弱,一旦出现干旱天气,水资源量减少,就将发生生态用水不能协调利用的状况,即出现用水比例失调,不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态用水需求等问题。
如果W>0,则说明水资源量能很好地满足人类活动包括生态建设对水的需求,这时水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同时也处于生态用水协调利用状态。(www.xing528.com)
如果W<0,则说明水资源不能满足人类活动对水量的需求,出现缺水或水质恶化状况,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受到影响,经济发展受阻,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样生态用水受到限制,各业用水比例将会进行重新调整。
根据Steaty标度法构造的判断矩阵,在进行各指标标度时,考虑优先序为生活用水、重工业用水、生态用水、一般工业用水,以此原则确定的水量支持度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7.9所示。
根据上表中的权重,利用式(7.7a)、式(7.7b)、式(7.8)求算出山西省各地区的水量支持度(表7.9)。从表7.9可以看出,以水量支持度来衡量,有六个市(大同、晋城、忻州、晋中、临汾、运城)的水量用以维持现有水平稍有余量,太原、阳泉、长治、朔州、吕梁等市不能支持其维持多年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一是最近几年连续干旱,造成水资源短缺,使得水量本身的支持能力下降;二是由于降水量少、人口过多、农业用地面积过大而造成对水量的支持能力要求过高,从而导致其不能达到要求。
表7.9 山西省各地区的水量支持度表
注 支持度表中年降水量、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均为多年平均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