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体型的原型纸样是在标准原型纸样基础上的修改,因此,首先要根据测量的控制部位规格按原型制图方法建立标准原型框架,在原型框架基础上根据变异部位与变异程度进行纸样的修正。
(一)胸省的转移
(4)点在前肩线上截取d=5得(70),将原省道(33)(36)转移至(36)(37),同时原肩线上(70)(18)转移到(71)(72),连接(71)、(36),(70)、(36)生成肩省;连接(71)、(72)生成新的肩线,如图5-3所示。
图5-3 胸省的转移
(二)躯干部位的变异
1.轻度驼背体(图5-4)
将(0)(4)平均分成二等分得点(40),由(40)点作与(24)(4)相垂直的线与袖窿弧线相交得点(41),然后在该线处作切展。以(40)—(41)为轴,将背中线处展开1cm得点(42),同时原肩点(22)、颈肩点(20)、后领口弧线辅助点(21)、后领中点(46)分别转移到(43)、(44)、(45)、(46)。连接(43)、(41)、(32)、(12)生成新袖窿弧线,连接(44)、(43)生成新的肩线,连接(44)、(45)、(46)生成新领口弧线,连接(46)、(42)、(40)、(4)生成新的背中线。
图5-4 轻度驼背体纸样修正
2.重度驼背体(图5-5)
(1)后衣身原型修正。首先,将(0)、(4)二等分得(40),由(40)作与背宽线相垂直的线与袖窿弧线相交得(41),在该线处作切展。以(40)—(41)为轴,将背中线处展开1cm得点(42)。同时原肩点(22)、颈肩点(20)、后领口弧线辅助点(21)、后领中点(46)分别转移到(43)、(44)、(45)、(46)。然后,将(42)(46)二等分得点(47),由(47)作与背宽线相垂直的线与袖窿弧线相交得点(49),在该处作二次切展。以(47)—(49)为轴,将背中线展开增长量1cm得点(50)。同时前步的肩点(43)、颈肩点(44)、后领口弧线辅助点(45)、后领中点(46)分别转移到(51)、(52)、(53)、(54)。连接(51)、(49)、(41)、(32)、(12)生成新袖窿弧线;连接(51)、(52)生成新肩线;连接(52)、(53)、(54)生成新领口弧线;连接(54)、(50)、(47)、(42)、(40)、(4)生成新背中线。
(2)前衣身原型修正。在袖窿深线处作切叠。以(12)—(5)为轴,将前中心线处折叠1cm得点(55),同时原前领口中点与辅助点(15)和(17)、颈肩点(14)、省底(70)和(71)、肩(72)、袖窿弧线辅助点(33)和(34)分别转移至(56)、(61)、(57)、(58)、(59)、(60)、(62)、(63)。然后(56)、(55)连接生成新前中心线;连接(56)、(61)、(57)生成新领口弧线;分别连接(57)、(58)、(59)、(60)生成新肩线;连接(60)、(62)、(63)、(12)生成新袖窿弧线。
图5-5 强度驼背体纸样修正
3.驼背凸臀体(图5-6)
(1)后衣身原型修正。首先,将(0)(4)二等分得点(40),由点(40)作与(64)(4)相垂直的线与袖窿弧线相交得点(41),在该处作切展。以(40)(41)为轴,将背中线处展开1cm得点(42),同时原肩点(22)、颈肩点(20)、后领口弧线辅助点(21)、后领中点(46)分别转移到(43)、(44)、(45)、(46)。然后,以腰节线(2)(13)为轴,(2)(13)折叠1cm得点(47)。连接(43)、(41)、(32)、(12)生成新袖窿弧线,连接(44)、(43)生成新的肩线,连接(44)、(45)、(46)生成新领口弧线,连接(46)、(42)、(40)、(4)、(47)生成新的背中线。
(2)前衣身原型修正。在袖窿深线处作切叠。以(12)(5)为轴,将前中心线处折叠1cm得点(48),同时原前领口中点与辅助点(15)和(17)、颈肩点(14)、省底点(70)和(71)、肩点(72)、袖窿弧线辅助点(33)和(34)分别转移至(49)、(50)、(51)、(52)、(53)、(54)、(55)、(56)。然后将(48)、(49)连接生成新前中心线;连接(49)、(50)、(51)生成新领口弧线;分别连接(51)、(52)、(53)、(54)生成新的肩线;连接(54)、(55)、(56)、(12)生成新袖窿弧线。
图5-6 驼背凸臀体纸样修正
4.厚实体(图5-7)
(1)后衣身原型修正。在袖窿深线处作切展,以(4)—(12)为轴,将背中线处展开1cm得点(40),同时原肩点(22)、颈肩点(20)、后领口弧线辅助点(21)、后领中点(0)、袖窿弧线辅助点(30)和(32)分别转移到(43)、(44)、(45)、(46)、(42)、(41)。连接(43)、(42)、(41)、(12)生成新袖窿弧线,连接(44)、(43)生成新的肩线,连接(44)、(45)、(46)生成新领口弧线,连接(46)、(42)、(40)、(4)生成新背中线。
(2)前衣身原型修正。在袖窿深线处作切展。以(12)—(5)为轴,将前中心线处展开1cm得点(47),同时原袖窿弧线辅助点(33)和(34)、肩点(72)、省底点(70)和(71)、前领口中点与辅助点(15)和(17)、颈肩点(14)分别转移至(48)、(49)、(50)、(51)、(52)、(53)、(54)、(55)。然后将(47)、(55)连接生成新前中心线,连接(53)、(54)、(55)生成新领口弧线,分别连接(53)、(52)、(51)、(50)生成新的肩线,连接(50)、(49)、(48)、(12)生成新袖窿弧线。
图5-7 厚实体纸样修正
5.一般凸肚体(图5-8)
(1)后衣身原型修正。在腰节线处作切叠,以(2)(13)为轴,将背中线处折叠1cm得点(40),同时原侧缝点(12)、袖窿弧线辅助点(30)和(32)、肩点(22)、颈肩点(20)、后领口弧线辅助点(21)、后领中点(0)分别转移到(41)、(42)、(43)、(44)、(45)、(46)、(47)。连接(41)、(13)生成新的侧缝;连接(44)、(43)、(42)、(41)生成新袖窿弧线,连接(44)、(45)生成新的肩线,连接(45)、(46)、(47)生成新领口弧线,连接(40)、(47)生成新的背中线。
(2)前衣身原型修正。在袖窿深线与腰节处分别作切展。首先,以(12)(5)为轴,将前腰节线处展开1cm得点(48),同时原前领口中点与辅助点(15)、颈肩点(14)、省底点(70)和(71)、肩点(72)、袖窿弧线辅助点(33)和(34)、侧缝点(12)分别转移至(49)、(50)、(51)、(52)、(53)、(54)、(55)、(56)、(57)。然后再以袖窿深线(12)—(5)为轴,在前中心线处展开1cm得点(58)。同时前领口中点与辅助点(49)和(50)、颈肩点(51)、肩点(54)、省底点(52)和(53)、袖窿弧线辅助点(55)和(56)、分别转移至(59)、(60)、(61)、(64)、(62)、(63)、(65)、(66)。连接(59)、(58)、(5)、(48)、(1)生成新前中心线,连接(59)、(60)、(61)生成新领口弧线,分别连接(61)、(62)、(63)、(64)生成新肩线,连接(64)、(65)、(66)、(12)生成新袖窿弧线。
图5-8 一般凸肚体纸样修正
6.轻度挺胸体(图5-9)
在袖窿深线作切展。以(12)(5)为轴,在前腰节线处展开1cm得点(40),同时原袖窿弧线辅助点(33)和(34)、肩点(72)、省底点(70)和(71)、颈肩点(14)、前领口中点与辅助点(15)和(17)分别转移至(41)、(42)、(43)、(44)、(45)、(46)、(48)、(47)。连接(47)、(40)、(5)生成新前中心线;连接(46)、(47)、(48)生成新领口弧线,分别连接(46)、(45)、(44)、(43)生成新的肩线,连接(43)、(42)、(41)、(12)生成新袖窿弧线。
7.重度挺胸体(图5-10)
(1)后衣身原型修正。首先,将(0)(4)二等分得点(40),由点(40)作与背宽线相垂直的线与袖窿弧线相交得点(41),在该处作切叠。以(40)(41)为轴,在背中线处折叠1cm得点(42)。同时原肩点(22)、颈肩点(20)、后领口弧线辅助点(21)、后领中点(46)分别转移到(43)、(44)、(45)、(46)。连接(43)、(41)、(30)生成新袖窿弧线,连接(43)、(44)生成新肩线,连接(44)、(45)、(46)生成新领口弧线,连接(46)、(42)、(4)生成新背中线。
(www.xing528.com)
图5-9 轻度挺胸体纸样修正
图5-10 强度挺胸体纸样修正
(2)前衣身原型修正。在袖窿深线处作切展。以(12)—(5)为轴,在前中心线处展开1cm得点(47),同时原袖窿弧线辅助点(33)和(34)、肩点(72)、省底点(70)和(71)、颈肩点(14)、前领口中点与辅助点(15)和(17)分别转移至(48)、(49)、(50)、(51)、(52)、(53)、(54)、(55)。然后将(54)、(47)、(5)连接生成新前中心线,连接(53)、(54)、(55)生成新领口弧线,分别连接(53)、(52)、(51)、(50)生成新肩线,连接(50)、(49)、(48)、(12)生成新袖窿弧线。
(三)肩部变异
1.平肩体(图5-11)
(1)后衣身原型修正。过点(20)作倾角为15°的射线并量取BS得新后肩点(40)。点(4)向上截取d3得点(41),过(41)作与背宽线垂直的线分别交背宽线于(42)、侧缝线(43)、胸宽线(44)、前中心线(45)生成新袖窿深线;背宽线与新肩线交于(46)、(46)、(42)三等分得点(47),(47)与(43)垂直相交于点(48),(48)、(42)三等分得点(49)。用圆顺曲线连接(40)、(47)、(49)、(43)生成新袖窿弧线。
图5-11 平肩体纸样修正
(2)前衣身原型修正。过点(14)作倾角为19°的射线,其上一点到前胸宽线的距离为1.8cm得点(50),生成前肩线。省底点(33)、(37)分别向上取d3得新省底点(51)、(52),BP点(36)与(45)垂直相交于点(53),分别连接(52)—(53),(51)—(53)生成新胸省。(51)与(43)垂直相交于(48)得点(54),(54)(11)四等分得点(55),将(10)(44)二等分得点(56),用圆顺的曲线分别连接(50)、(56)、(52)、(51)、(55)、(43)生成新袖窿弧线。
2.溜肩体(图5-12)
(1)后衣身原型修正。过点(20)作倾角为21°的射线并量取BS得新后肩点(40)。自(4)向下截取d3得点(41),过(41)作与背宽线垂直的线分别交背宽线于点(42)、侧缝线(43)、胸宽线(44)、前中心线(45)生成新袖窿深线。背宽线与新肩线交于点(46),将(46)(42)三等分得点(47),(47)与(43)垂直相交于点(48),(48)(42)三等分得点(49)。用圆顺的曲线连接(40)、(47)、(49)、(43)生成新袖窿弧线。
图5-12 塌肩体纸样修正
(2)前衣身原型修正。过点(14)作倾角为25°的射线,其上一点到前胸宽线的距离为1.8cm得点(50),生成前肩线。点(33)、(37)分别向下取d3得新省底点(51)、(52),BP点(36)与(45)垂直相交于(53),分别连接(52)—(53),(51)—(53)生成新胸省。(51)与(43)垂直相交于(48)得点(54),(54)(11)四等分得点(55),将(10)(44)二等分得点(56),用圆顺的曲线分别连接(50)、(56)、(52)、(51)、(55)、(43)生成新袖窿弧线。
(四)颈部变异
1.粗头颈(图5-13)
(1)前衣身原型修正。自点(15)在(15)—(5)上截取1cm得点(40),自点(14)在(14)—(70)上截取1cm得点(41),由点(17)垂直向下取1cm得点(42)。将点(41)、(42)、(40)用圆顺的曲线连接生成新的领口弧线。
(2)后衣身原型修正。由点(20)在(20)(22)上截取1cm得点(43),在(0)(4)上截取0.2cm得点(44),由(21)垂直向下取0.2cm得点(45)。用圆顺的曲线连接(43)、(45)、(44)生成新后领口弧线。
图5-13 粗头颈的纸样修正
2.细头颈(图5-14)
(1)前衣身原型修正。由点(15)向上取0.7cm得点(40),自点(14)向前取0.7cm得点(41),(17)垂直向上取0.7cm得点(42)。用圆顺的曲线连接(41)、(42)、(40)生成新前领口弧线。连接(41)、(70)生成新肩线。
(2)后衣身原型修正。自点(20)向前取0.7cm得点(43),在(21)—(0)上截取0.2cm得点(44),用圆顺的曲线连接(43)、(44)、(0)生成后领口弧线,连接(43)、(22)生成新肩线。
图5-14 细头颈纸样修正
(五)特殊体型纸样结构分析
特体部位由于发生了“量”的变化,造成了形态结构上“质”的改变,服装结构也随之改变。因此,必须在分析特体部位形态改变的前提下,研究其服装结构变化的趋势,确定在标准体纸样的基础上调节和修正的方法。
1.躯干部位
修正躯干变异部位纸样时,增减的量应根据其部位的变异程度而定。通常在标准体的基础上凸起的程度越明显,纸样相应部位的展开量越大;在标准体基础上凹进的程度越明显,纸样相应部位的折叠量越大。轻度驼背体主要是增加后背中线的长度,其他部位不需变动。重度驼背体的驼背特征较明显,其中心轴线前斜度更大。因而其后背中线的长度增加量更大,其前中心线的长度应相应缩短。驼背凸臀体主要是后背腰节以上部位的长度增加了,背宽增加,前胸宽减小,并且后衣身后缝曲线要增加凹度。厚实体主要是在衣片的胸围线处剪开、拉开。一般凸肚体主要是增加了前衣长。轻度挺胸体只需增加前中心线的长度。重度挺胸体除了在轻度挺胸体的基础上增加前衣长的长度外,还要缩短后衣长的长度。
2.肩部
平肩体结构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在肩端点处提高前后肩缝,也相应提高袖窿,并略增加前胸宽。溜肩体体型在结构上主要在肩端点处降低前后肩缝,也相应降低袖窿,并略减少前胸宽。肩部在标准纸样基础上抬高与降低的量,根据肩部耸起或倾斜的程度而定。
3.颈部
粗头颈体型在结构上只需分别加大前后衣片的前领口宽、前领口深、后领口宽,在结构上只需分别减小前后衣片的前领口宽、前领口深、后领口宽。通常,领宽与领深分别增加1cm,则总领窝弧线增加2.4cm。当增加量为a时,领窝弧线增加量为2.4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