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陶瓷是人造多晶体,它的压电机理与石英晶体不同。从性质上看,压电陶瓷是一种经极化处理的人工多晶铁电体。所谓“多晶”,指它是由无数细微的单晶组成。所谓“铁电体”,指它具有类似铁磁材料磁畴的“电畴”结构,每个单晶形成一单个电畴。这种自发极化的电畴在极化处理以前,各晶粒内的电畴按任意方向排列,自发极化的作用相互抵消,陶瓷内极化强度为零。因此,原始的压电陶瓷呈现各向同性而不具有压电性,如图5.6(a)所示。
要使压电陶瓷具有压电性,必须作极化处理,即在一定温度下对陶瓷施加强直流电场,“迫使”电畴自发极化方向转到与外加电场正方向一致,作规则排列,如图5.6(b)所示。既然已极化,此时压电陶瓷具有一定极化强度,当外电场撤销后,电畴趋向基本保持不变,陶瓷极化强度并不立即恢复到零,如图5.6(c)所示。此时存在剩余极化强度,从而呈现出压电性,即陶瓷片的两端出现束缚电荷,一端为正,另一端为负。如图5.7所示,由于束缚电荷的作用,在陶瓷片的极化两端很快吸附一层来自外界的自由电荷,这时束缚电荷与自由电荷数值相等,极性相反,因此陶瓷片对外不呈现极性。
图5.6 压电陶瓷的极化
图5.7 束缚电荷与自由电荷排列的示意图(www.xing528.com)
扫描下图可浏览AR资源——压电陶瓷的压电机理。
如果在压电陶瓷片上加一个与极化方向平行的外力,陶瓷片产生压缩变形,片内的束缚电荷之间距离变小,电畴发生偏转,极化强度变小,因此吸附在其表面的自由电荷,有一部分被释放而呈现放电现象。当撤销压力时,陶瓷片恢复原状,极化强度增大,因此又吸附一部分自由电荷而出现充电现象。这种因受力而产生的机械效应转变为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就是压电陶瓷的正压电效应。放电电荷的多少与外力成正比例关系,即
式中 d33——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
F——作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