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应如吴冠中先生所说:“把我国传统中那些深层次的可以超越时代的东西,经过现代意识和文化的洗礼而得以再生,重新赋予它们现代意义。”[8]具体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7.3.2.1 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内在底蕴
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总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9]对于汉族特殊族群来讲,这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是与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从而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并渗透到了汉族特殊族群女性的审美习惯当中。传统服饰既然已经成为族群的一个标志,那么无论它经过怎样的变革,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将传承着本族群的内在精神和文化的底蕴。
因此,新的汉族特殊族群女性服饰在设计上应保留传统服饰的元素,符合本族群女性世代传承的服饰心理,在主体服饰的颜色、配饰、纹样等方面应即符合现代审美又使传统服饰的精髓应得以传承。
7.3.2.2 符合时尚发展趋势(www.xing528.com)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较年轻的女性大多认为传统服饰已经过时了,造型和配色都比较“土气”,相比之下,款式多样的现代潮流服装则更符合年轻人爱美的心理。同时,还有很多年轻女性认为传统服饰是落后的象征、封建陋习的产物。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必须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如果一味地追求与传统服饰的一致性,而忽视时尚的影响力,则会陷入僵化状态,从而失去目标人群。也可以说,再设计的服饰从整体上看应是具有时尚性的。比如可以将流行的时装样式融入其中,或者加入时尚元素,使汉族特殊族群女性在穿着时既有时尚感又具有民族感。
7.3.2.3 适应当地女性的现代生活
正如上文提到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逐步转变,汉族特殊族群女性的就业领域也发生了改变。这样一来,传统服装不但失去原来的实用价值,而且也不能适应新行业的需要。因此,从事新兴行业的汉族特殊族群女性大多认为传统的服装穿着繁琐,不方便工作,而现代服装则更具实用性;另一方面,新的服饰应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如惠安地处亚热带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7℃,终年气温较高,尤其是夏季较为炎热,因此在面料的选择上应以轻薄、易干的面料为主。
因此,汉族特殊族群女性服饰的创新设计一方面要保留传统的文化底蕴和民俗特色,另一方面还必须要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标准、符合现代的日常生活。“现代服饰的特征是功能化、轻便化的特点,有相对固定的服装品种及穿着组合方式。”也可以说,传统服饰的再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穿着习惯,从整体上看应是完全的现代服装,而细节、局部、面料的使用上却体现出传统服饰的风格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