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1 高山汉女性的典型服饰品
高山汉的配饰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如表5-5所示为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隆林高山汉服装配饰的基本情况。
表5-5 高山汉服饰品概况
从上表可看出,一字簪、绣鞋等服饰品在造型和装饰技艺、刺绣等方面基本承袭汉族传统,环形簪、背带、头巾等则是传统汉族没有的饰物,在装饰形式和部位方面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尤其是头部装饰、背带和银饰已经成为当地的服饰特色。服饰品的面料方面以棉、麻和化纤为主,金属配饰以当地易得且价格相对低廉的苗银为主,纹饰则以当地常见的鲜花纹为主并结合当地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纹样,色彩上与主题服装协调,主要以黑色为底色。
(1)头饰品
高山汉女性的头饰比较简单,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头饰风格。现在在隆或的街上除了可以时常看到中年女性插有清朝传统的“一”字发簪外,还可以看到一种由十个半连续的圆环和一个发簪连接而成的发饰,据说是传统发簪和现代发饰结合而成的产物。这种发饰不仅比传统“一”字发簪更加方便而且可以根据头发的多少而控制发饰的大小,非常方便快捷。
高山汉的成年男女都不喜欢戴帽子而是一年四季戴头帕。这种头帕一般长200~264厘米,宽17~20厘米,男女头帕的不同之处在于,女性头帕的末端带有流苏而男性的没有,如图5-59、图5-60即为高山汉女性头帕。头帕不仅可以增加头发的厚度更可以冬日保暖、夏日遮阳,也是高山汉人区别于其他汉族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图5-59(左) 戴头帕穿围腰的高山汉女性
(笔者摄)
图5-60(右) 高山汉头帕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2)围腰
围腰是高山汉妇女区别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独特装饰,是与大襟上衣配套穿着的,其形状类似于肚兜但是要穿在外面。这种围腰又被称为“满口围腰”。围腰的外形类似于肚兜(如图5-61),与上衣搭配穿在外面,“底边与外衣前摆齐,上边几乎齐到下巴”作用类似于围裙“一是防邋遢,二可以当抹手布”。如图5-62为《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中高山汉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形象[25],对于从早忙到晚的妇女来说,小巧玲珑的围腰既实用又容易洗晒,可以保持衣服的干净整洁,因此被她们常年系在身上,不仅具有防污防脏的效果且能凸显出服装整体的层次之美。制作围腰的材料非常简单,统一用黑布作底,用红、黄、蓝、白等颜色的布条镶嵌其上,形成高山纹。围腰上最为讲究的是围腰链,围腰链分腰链和颈链,分别系于围腰的两侧顶端和两侧的中间部位,起到固定的作用。过去有钱人家都会用以梅花为链环造型的银链作为围腰链,并用蝴蝶、麒麟等动物形象银搭扣加以固定。一般人家也会用刺绣花边作围腰带,围腰链或围腰带的运用可使整体服饰造型中呈现出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3)手饰品
图5-61(左) 高山汉围腰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图5-62(右) 穿围腰的高山汉女性
(选自《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
手镯作为汉族传统的手饰品,一直受到各个年龄层、各个地域女性的喜爱。高山汉人在迁居至桂西北部后受到苗家喜银习俗的影响,对银饰有特别的偏爱,在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服饰风格低调内敛的高山汉女性却几乎都有一对苗银手镯,作为装饰之物。其形制基本为环形,并有一端口,由于纯银的质地较软,可以随意调整环形的大小。手镯上通常有花朵和表示吉祥、安康的文字纹样,是女性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4)足服
在足服方面,高山汉最常见的便是千层底的布鞋。过去流行尖尖鞋,形制类似于鸡公鞋,尖口、没有鞋袢,不同的是尖尖鞋有鞋跟而鸡公鞋没有;后来又流行尖口、有鞋袢的圆头布鞋;近二三十年布鞋更加适应穿着,主要流行圆口、有鞋袢的圆头布鞋。绣花方面有满花鞋、半花鞋和平头花鞋。满花鞋是在布鞋上全部绣有花草、图案,由于制作费工费时同时也最为精美,一般为新婚妇女穿用。半花鞋是在鞋的前半部绣上花草、图案,一般为大户人家的中年妇女日常穿着以及中小户人家节庆穿着。平头花鞋只在鞋面部分绣有简单的花草,是最常见的款式,且各个年龄段的女性皆可穿着。
如图5-63所示,高山汉族劳动妇女穿的特色足服——“尖尖鞋”,在造型上首先与汉族常见天足鞋不同,其鞋头尖尖的向上翘起,形态像一只粽子。鞋底是典型的“千层纳线”工艺,并且层数很多,所纳之线也是很粗的多股棉线。鞋帮参考鞋底“千层纳线”的工艺,同样采取了多层布料进行叠加,并在上面纳制同样的线迹,以加固帮部件的实用耐穿性,只是帮面所纳之线相较鞋底稍微细一点而已。除了这种独具造型特色的足服,高山汉足服还有一些其他的造型,如图5-64所示两双一字带鞋,但是它们的鞋底与“尖头鞋”一样“千层纳线”,一样结实耐用。需要指出的是,“千层纳线”工艺虽然在包括齐鲁地域、中原地域、晋地域、吴越地域等在内的汉族所有文化地域内长期存在并应用着,但是由于传统汉族妇女严守并追求缠足习俗,恪守足不出户的行为规范,因此妇女的足服实用性并不强,鞋底“千层纳线”的工艺也并不明显,如图5-65示出高山汉与中原地域天足鞋的鞋底对比,以为佐证。
图5-63 高山汉尖尖鞋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图5-64 高山汉尖口鞋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图5-65 中原与高山汉天足鞋底对比(左为中原鞋底,右为高山汉鞋底)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总体而言,百余年来高山汉女性服饰有传承、有吸收也有变异,这些传承与变化的是根据当地的文化环境和生活需要而逐渐产生的,体现了当地人兼收并蓄的性格以及生活的智慧。(www.xing528.com)
5.4.2.2 人背上的摇篮——娃崽背带
背带是“中国西南各族彰显风格特色的另一种服饰文化表现,是妇女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26]。背带在各民族地区的名称各异。如:娃崽背带、背儿带、背扇、背布、背被等等,被喻为“人背上的摇篮”[27]既是背小孩的工具又是母亲背上美丽的装饰。虽然高山汉背带是受其他民族背带影响而形成,但是各族背带都有明显差异,如笔者实地调研的隆林各族自治县中便有五个民族——壮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和汉族,汉族人口不到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每个族群的背带各具特色(图5-66),高山汉人在其他民族背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方式、地域人文、审美情趣等特点,经过世代使用和改良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形态。
图5-66 各族背带
高山汉背带(图5-67、图5-68)的面料以棉、麻混纺为主,材料易取易得且劳韧耐磨,便于洗涤和反复使用,这源自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勤俭的民风;背带的纹饰以汉族人喜爱的吉祥纹样以及当地山间常见的植物纹样为主,既有本族群人情感的寄托又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缩影;背带色彩上与主体服装协调,主要以黑色等耐脏的深色为底色,符合常年在山间劳作的需要;装饰纹样色彩鲜艳、喜庆,既起到表达情感作用又受周围少数民族色彩风格影响。
图5-67 高山汉背带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图5-68 高山汉背带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而在造型方面,高山汉背带更是吸收了其他民族背带的优点,并根据本族群的生活方式在实用功能上进行了改良。背带整体呈“T”字形,由背带心、背带柱、背带手、背带领和背带尾巴五个部分组成,左右对称协调统一,是典型的轴对称图形(如图5-69)。通过与其他族群背带比较可见,高山汉背带各部分相互支撑而又不拖沓累赘,每部分过渡自然、宽窄适度,总长度也做了适当的增加,一般在三米以上,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依托和支撑可以保证婴童在母亲背上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各部分中,背带心指的是包裹婴童的中心部分,是整个背带中装饰最为复杂、讲究的部分,纹样品类丰富,花色强调繁复、艳丽、吉祥。背带心的构图往往是同心旋转图形或左右对称图形,通过各种题材纹样的层层铺排展现高山汉女性的艺术审美。这些纹样丰富多彩、造型各异,具有典型的族群特征和辨识度。高山汉女性通过植物、动物、器物、文字等纹样,在背带上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同时也寄托着长辈对孩子平安成长、富贵吉祥的深切期望。
此外,背带领用以托住婴童头部;背带尾巴用以托住婴童臀部;背带手用以绑缚;背带柱则是背带心至背带手的过渡部分,分布于背带心的两侧,两两左右相对,可以增大背带主体部分的受力面积,使婴童更加舒适。背带柱往往还兼具装饰的功能,一般为八条,用不同颜色的花布拼接而成,图案较背带心简单许多,往往以花布本身的图案为主也可以没有图案,但颜色一定要与背带整体相协调。
图5-69 高山汉背带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从造型与装饰特征的角度看,高山汉背带与壮族背带最为相近,在族群关系上,高山汉也是与壮族最为融洽的,族群间相互通婚、协作的案例不胜枚举。高山汉背带在壮族背带的基础上增加了背带领和背带尾巴的面积,使婴童在母亲背上更加安全和舒适,同时高山汉背带还增加了背带柱的宽度和装饰性,使背带在各部分间的过渡更加自然,这种变革可视作族群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
图5-69是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广西高山汉背带(馆藏号GX-BS004),是高山汉背带中的代表,由笔者于2013年赴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乡的高山汉家庭中收购并藏于馆内。据原主人称此背带已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全部由手工制作完成,是外婆送给外孙的礼物。
通过测量可知此背带总长约584 厘米,高约81 厘米,正中间是一块35 厘米×35 厘米正方形的背带心,内部是花朵型适合纹样与角隅纹样组成的同心旋转图形,背带心左右各有4条背带柱,分别由不同颜色或纹样的面料拼接而成,其中靠近背带心的两条各宽13.5 厘米,上有植物纹贴布绣图案,其余各宽17 厘米,背带心与背带柱的上方是宽164 厘米、高18 厘米的背带领,下方是宽72 厘米、高28 厘米的背带尾巴(如图5-70)。此外,在背带的上方中心部分及背带尾巴两侧到背带手的衔接部分各有一宽1.2 厘米的暗红色包边,具有防磨损和装饰的双重功能。由于纯手工制作,本条背带在对称性方面略有偏差,但并不影响整体结构及适用性与美观性。
图5-70 高山汉背带局部尺寸图(单位:厘米)
根据笔者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实物分析及实地调查研究,高山汉背带造型与尺寸大体与图5-69背带相同,唯背带手的长度可视背背带人的高矮、胖瘦调节,此处不再赘述。
整体而言,高山汉背带的造型已在多年的发展、完善中得到固定,各个部分的形状、尺寸也已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是在借鉴少数民族背带的基础上根据本族群特点创新、改良的成果。
在笔者两次赴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乡调研过程中发现,背带目前仍是高山汉女性带孩子的主要工具。而现代人广泛使用的便捷式背带、儿童推车、儿童提篮等尚未在此地普及。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势高耸,重峦叠嶂,素有“广西屋脊”之称,是全国特困县之一,人均占有耕地非常少。作为当地的客居人口,在高山汉人的辞典里,“后来居上”并不代表着幸运而是艰辛,石山上的生活意味着只能在石头缝中讨粮食。长期艰苦的耕作条件使“家中无闲饭、地中无闲田”成为他们的生活准则,即使是刚生完孩子,高山汉女性也必须像男子一样辛勤劳作,孩子也并不会被放在摇篮里由专人照看,而是被母亲用背带背在背上,与母亲一起爬山、下田。通常情况下背带可将婴童由满月背至两三岁,直至孩童可自由行走(如图5-71、如图5-72)。
在功能上,背带解放了照顾者的双手,使其能兼顾日常工作与幼儿照料的需求;同时,背负也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感,增进彼此间的亲密度。在某种意义上,背儿带将原属于一,后来衍生为二的个体,透过形体上的“系绑”,象征两者血缘的一脉相承,和人类亲情印记的心理“连结”[28]。
图5-71 背背带的高山汉女性
(笔者摄)
图5-72 隆林高山汉背着孩子的女性正在劳作
(梁汉昌摄)
在高山汉人的习俗中,诞生礼是人生礼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背带作为重要的物质载体在其中还起到了连接亲情的作用。当地习俗中,孩子出生的第三天父亲要到外婆家报喜(若是生男孩就要抱公鸡去报喜,要是生女孩就要抱母鸡去报喜),并请亲戚来贺喜,叫“打三朝”。收到喜讯的外婆、舅妈、阿姨等女性亲戚随即要抓鸡、捡蛋、挑米粮等随新生儿父亲回家,举行命名仪式并共进晚餐。饭后双方亲友要商定送背带的时间,称为“齐客”(又称“办月米酒”或“约客”)。“齐客”的当天,男方家要备好酒菜,外婆家来的亲人带着背带以及送给小孩的其他礼物,以示对小孩的祝福。背带被视为小孩“护身物”,有保护孩子平安成长、不受邪祟侵扰的作用。因此,赠送背带的过程也被视为一种具有仪式感的形式,是“齐客”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高山汉人受到周围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的影响,在赠送背带时,孩子的外婆(赠予方)和奶奶(接受方)会唱《背带歌》一来表达馈赠礼仪,二来祝颂孩子健康成长。
可以说,背带在高山汉人心中已不仅仅是背小孩的工具,它寄托着制作者对新生命的喜爱与健康成长的寄托,同时它也是连接民俗感情与血缘间的一个纽带。背带的使用体现汉族服饰对少数民族的吸收和借鉴,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母亲对婴儿的体贴以及对美丽的理解,更展示着一个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特有的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惠安女的服饰品更加繁复且色彩艳丽,而高山汉女性的服饰品则更注重实用功能。这些美丽而独特的服饰品反映了汉族特殊族群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和注重实用的务实心理,整体不仅沿袭了汉族传统的艺术风格更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创新、改造,从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这些装饰是本族群人“审美意识的形成,艺术创作目的的明确标志”,同时也体现出也殊族群女性的审美取向和创造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