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高山汉女性服饰变迁

百年高山汉女性服饰变迁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族传统女性上装有单、夹之分,也有内、外之分。高山汉女性的上衣方面保留了传统的大袄和中袄的形式。图3-18高山汉园衣普通人家的外托肩和园衣采用面料皆为当地土布,衣服的颜色多为蓝色,老年女性也会选择黑色,传统女性往往用中空的银扣装饰上衣,其中主要以双球扣最为常见。图3-21(左)高山汉中袄图3-22(右)高山汉女裤

百年高山汉女性服饰变迁

汉族传统女性上装有单、夹之分,也有内、外之分。张爱玲在《更衣记》对清朝的袄有这样的记载:“从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穿在外面的是‘大袄’,在非正式的场合,宽了衣,便露出‘中袄’,‘中袄’里面有紧窄合身的‘小袄’,上床也不脱去。”高山汉女性的上衣方面保留了传统的大袄和中袄的形式。大袄的款式上基本延续汉族大襟右衽的传统造型,面料原先以自织土布为主,改革开放后以化纤面料和棉布为主,服装色彩方面,高山汉女性独爱蓝色,有山歌这样唱道:“远看情妹穿身蓝,头戴金簪耳戴环。”

在高山汉有据可查的女性上装中,外托肩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服饰品,距今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高山汉传统民歌中就有“细篾斗篷广藤圈,毛蓝衣服外托肩。麻布洗脸初相会,不知结拜在哪天?”的记载。其形制为无领,宽身,七分袖,领缘、襟缘、袖缘有黑色贴边和两道滚条装饰,衣长至膝。如图3-17为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高山汉外托肩,是笔者从隆林县隆或村一位百岁老人处购得,在有着“衣随人葬”传统的高山汉聚居区,能够留存下来实属难得。

图3-17 高山汉外托肩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园衣(如图3-18)出现的年代较外托肩稍晚,通过表3-3、3-4对比可知,外托肩和园衣的尺寸、款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二者领缘、襟缘的装饰,以及衣长、袖口宽度不同,相比之下,外托肩更接近清代传统汉族女上装,而园衣则更趋于合体。在园衣出现以后,外托肩仍有一部分老年女性继续穿用,只是流行度相对较低。

图3-18 高山汉园衣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普通人家的外托肩和园衣采用面料皆为当地土布,衣服的颜色多为蓝色,老年女性也会选择黑色,传统女性往往用中空的银扣装饰上衣,其中主要以双球扣最为常见。偶有大富之家也会选用当地极为少见的丝绸作为服装面料,并在上面刺绣纹样,以突出穿着者身份的高贵。如图3-19,为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高山汉园衣套装,该套装以黑色真丝面料制成,在襟缘、袖缘以及裤脚处皆有彩色花鸟纹样装饰,这种相对奢华的服饰风格在高山汉服装中极为罕见。

“文革”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两种服饰才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曾经主要由未婚女性穿着的大匾衣(如图3-20)。这种服饰为紧身长袖,立领、右衽大襟、无饰边,前后破缝,采用明线缝合,相对来说较为朴素。

(www.xing528.com)

图3-19 高山汉园衣套装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图3-20 高山汉大匾衣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中袄(如图3-21)一般颜色较为素净,材料以白色、淡蓝色带花纹的棉布为主,形态为对襟、高领、中袖,穿在外托肩或园衣的里面,露出一个领子。在家的时候也可单穿。高山汉女性的下裤为传统的大脚裤,当地人称为“小匾裤”(如图3-22)。裤管为玄色化纤面料,尺寸肥大,宽约60厘米,近似直筒,裤长及脚踝,裤子腰头由同色系布头缀接而成,腰围达100厘米左右,当地人通常以棉绳或布绳做腰带,以固定裤子。穿着“小匾裤”的传统已经延续了百余年,目前仍有一些中老年女性穿着。

图3-21(左) 高山汉中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图3-22(右) 高山汉女裤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