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的惠安女服饰,《惠安县志》中记载:“渔区居民,以土布染红木汁缝制汉装上衣和大笼裤,俗称‘讨海衫’。这种衣着便于海上生产和抗御狂风暴雨。女的穿蓝黑色粗纱布料大裾衫和宽大的折裤。节日加上蜡的百褶裙。冬令加件月蓝布背心,即无袖对襟夹衣。”[3]可见,惠安女的服饰主要包括大裾衫、大褶裤,以及百褶裙和背心。这里说的“大裾衫”即是“大衭衫”、“接袖衫”和“缀做衫”的统称。
“大衭衫”主要在惠东地区流行于清代,其主要形制是:上衣带领右斜衽开裾,长至膝(后缩到臀部),胸腰部宽,袖长及腕,窄袖口,领高约3.3厘米(一寸)。服装的颜色一般以黑为主,袖口一般有蓝色贴布装饰(如图3-1),布料一般为土产粗纱布,或自织的苎麻布。
图3-1 惠安女大衭衫
(选自《凤舞惠安》)
“接袖衫”(如图3-2)[4]又称“卷袖衫”、“长袖挖襟衫”,出现的时间比“大衭衫”稍晚,流行于民国年间。式样与“大衭衫”类似,不同的只是袖口较宽,袖子较长(长袖又称接袖)。“长袖的目的是在新婚时,掩面遮羞。等到第三天,才从袖长的一半处翻挽固定缝住。”[5]在反面袖口装饰有一圈约3.3厘米(约1寸)宽的黑布并镶饰色线,袖口还缀接两块拼合成长方形的三角蓝布。衣服的颜色以褐红(俗叫红口布)为主;布质多为苎麻布,分冬春和夏秋穿着。据考证,“接袖衫”的这种独特面料是由当地特产的苎麻布经原始漂染方法,用“红薯榔”反复染晒而成的[6]。
图3-2 惠安女接袖衫
惠安女的上装,到民国后期,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有了较大变化:即在繁杂的工艺中求美观,色彩趋向绚丽,造型也有变化。这时的“缀做衫”(如图3-3)比“接袖衫”较为收缩,衣沿弧度增大,臀围宽度加阔并向外弯展,袖口有彩色饰边,领根下亦有三角形花布装饰。前胸、后背各有两块约15厘米长的方形黑布,黑布的四角皆有彩色三角形布料装饰。相比之下,缀做衫较之前的服饰有更强的装饰性和合体性,所以此服饰得以在渔女中普及。《惠安县志》中也有关于“缀做衫”的记载:“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女的上衣长度逐渐缩短至臂部以上。袖口紧束及腕,领高一寸。开裾处加绲条,绲条行数及式样不断增多增繁。”[7]由于整件上衣用若干色布拼合,因此称为“缀做衫”。同时,许岩桂在《近代民间服饰中的族徽意义与启迪》中还认为,“缀做”的图案具有保平安的意义[8]。
惠安女的裤子被称为“大褶裤”(如图3-4),是一种直筒、接腰、阔腿的形制,裤腿极为宽大,约有33.3厘米(一尺),颜色多是黑色或棕色的。裤腰宽约10厘米,颜色多为蓝色,通常要在上面装饰有银腰链。因裤筒宽阔,且面料轻盈,既便于生产劳作,又能在海水打湿时起到快干的效果。
惠安女的贴背有多种称呼如“背心”、“夹衣”等,如图3-5,为崇武地区的传统贴背,其形制类似于清代对襟马甲,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惠安女的贴背前短而后长、上窄而下肥,前胸衣缘平直、衣长至腰际,后胸片呈椭圆形的衣缘。贴背的颜色一般以蓝、黑为主色,下摆处拼接其他颜色的布料,胸前对襟的左右各有一开口,是两只手插入取暖或盛装物件的“口袋”装置。纽扣一般为七颗,往往以1-3-3或2-3-3的组合形式出现,贴背的下半部分自然散开,形成视觉上的美感,如图3-6是其穿着效果,形成这种服饰风格的原因主要是到了民国后期,对服饰的限制减弱,“背心也随意缩短,并镶绲条。布料及颜色比以前讲究”[42]。图3-7为小岞地区的传统贴背,亦是前短而后长、上窄而下肥的造型,但前后和上下尺寸相差并不明显。其通常在门襟、下摆、衩位和袖窿处饰有宽窄不一的滚边,并在最外沿缘饰花边纹样,领子为小立领,立领四周滚边,一般5粒中式纽根,按2∶3分布于领窝点和胸围处。
图3-3 惠安女缀做衫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www.xing528.com)
图3-4 惠安女大褶裤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传统的惠安女在节日里会穿着加上蜡的百褶裙(如图3-8),这种裙子的裙身由两片粗黑布叠成细百褶,间隔一段后缝接在一条有色布条的两端,系围在腰际处。节日里穿着裙装而平时以裤装示人是清末、民国汉族女性的普遍习惯,一方面有遮羞之意,另一方面也表示庄重和对人的尊重。对于百褶裙的穿着时间,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惠安女在外出劳作时,用以遮掩若隐若现的腰臀部,据称当时的青年渔女若在弯腰干活时没有围系短黑色百褶裙,就会遭到老年人的非议[10]。
图3-5 惠安女对襟贴背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图3-6(左) 惠安女对襟贴背穿着效果
(选自《惠安女服饰与刺绣》)
图3-7(右) 惠安女对襟贴背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图3-8 惠安女百褶裙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