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牛顿证明了白光可分为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可见光,并正式将“光谱”(spectrum)引入,从此开始了对光谱的科学研究。
1800年英国科学家w.Herschel通过研究太阳光发现可见光区域红色末端之外还有看不见的其他辐射区域存在,由于这种射线存在的区域在可见光区末端以外而被称为红外线。1801年德国科学家也通过对太阳光的研究,在太阳光谱的另外一端,即紫色端时发现超出紫色端的区域内有某种能量存在并发现了紫外线。
1881年英国天文学家W.Abne用Hilger光谱仪拍下了46个有机液体的从0.7~1.2um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仪的研究公认始于20世纪初期:
1908年Coblentz制备和应用了用氯化钠晶体为棱镜的红外光谱议,这种光谱仪被称为第一代棱镜色散型红外线仪器,仪器对对温度、湿度敏感,对环境要求苛刻。(www.xing528.com)
1910年Wood和Trowbridge研制了小阶梯光栅红外光谱仪器,到60年代,由于光栅的刻制和复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光栅色心散型红外光谱仪,被称为第二代光栅色散型红外线仪器,相比棱镜色散型仪器,分辨率得到了提高,测量波段范围拓宽,环境要求降低了不少。
现代红外光谱议是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仪器。仪器中不再使用棱镜或者光栅分光,而是用干涉仪得到干涉图,采用傅立叶变换将以时间为变量的干涉图变换为以频率为变量的光谱图,被称为是第三代干涉型红外线仪器,与传统的仪器相比,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具有快速、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等特点。
另外,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产生是一次革命性飞跃,它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直接导致了后来红外成像、步进扫描等等新技术的产生,从而使红外线分析应用领域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使得红外技术发展和运用产生了质的飞跃。
70年代末开始出现将激光运用到光谱分析中,被称为是第四代激光红外光源光谱分析仪,使用可调激光既作为光源又省去了分光系统,相比第三代而言,其具有能量高,单色性好,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