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镜原》卷六十八:
蓝:《毛诗》:终朝采蓝。《礼记》:仲夏之月令民无刈蓝以染。注:蓝色青青者赤之母,刈之伤时气。《说文》:蓝,染草也。《汉官仪》:小蓝,曰葼。《通志》:蓝有三种,蓼蓝染绿,大蓝如芥染碧,槐蓝如槐染青,三蓝皆可为淀。《群芳谱》:蓝有数种,大蓝,叶如莴苣而肥厚微白,小蓝茎赤叶绿而小,槐蓝叶如槐,皆可作靛。又有蓼靛,花叶梗茎皆似蓼。别有芥蓝,一名擘蓝,叶色如蓝,芥属也,叶可擘食,故北方谓之擘蓝,叶大于菘,根大于芥台,苗大于白芥,子大于蔓菁,三月花四月实,叶可作菹,又可作靛染帛胜福青。《尔雅疏》:葴,一名马蓝,今大叶冬蓝,为淀者是也。《尔雅翼》:菘蓝,其汁抨为淀,堪染青。《本草纲目》: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吴人种之。木蓝长茎如决明,与诸蓝不同,而作淀则一。别有甘蓝可食。崔寔《月令》:榆荚落时可种蓝,五月可刈蓝,六月可种冬蓝、大蓝。《续汉书》杨震植蓝以供食母。《蓝赋序》:余道经陈留,土人皆以种蓝染绀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1]
蓝草是古代应用最广的蓝色植物染料,至迟在商周时期即已广泛利用。《诗经·小雅·采蓝》最早著录了这种染料,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5]明清时期,随着棉纺织业的发达,用蓝草制成的蓝靛被大量使用,用它染成的蓝色更是成为很多平民服装的主导色。《格致镜原》引录的文献有12 种,介绍了蓼蓝、大蓝、小蓝、槐蓝、芥蓝、马蓝、菘蓝、冬蓝、吴蓝、甘蓝等10 种蓝草的不同品种,涉及某些品种所染之色的色泽、形貌特征、种植技术,对蓝草溯源、品种、形态、种植、制靛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了贯串,而对蓝草药用性能的内容一条都没引。这反映出蓝草作为染料植物在古代的重要性。比对文中引录的明人王象晋《群芳谱》中蓝草记述,少了《诗经》《荀子》《秦子》《贵州通志》《便民图纂》《别录》及一些诗赋内容,对引录的文献也做了精简,特别是很多有关蓝草种植和制靛技术细节的文字,不但精简,甚至不录,如没有引录《齐民要术》关于蓝制靛技术的内容,仅保留最能考订蓝草物原的文字,显然这与陈元龙侧重客观认知有关。(www.xing528.com)
清代人陈大章汇编的《诗传名物集览》,风格类似《格致镜原》,但其有关蓝草种植和制靛技术细节的内容,比《格致镜原》要丰富一些,两书可互为参照。另外,《格致镜原》从各种文献中罗列出的蓝草品种有10 余种,而且莫衷一是,非常混乱,不仅反映出明清时人对此的困惑,也很容易造成古代用于制靛染蓝的蓝草品种非常丰富的误解。据今人研究,从很早开始,各地对蓝草的习用名便已五花八门,且随着书籍记载的混乱和知识的流传,人们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实际上,用于染蓝的常用蓝草品种只有寥寥4 种,分别是蓼蓝、菘蓝、木蓝和板蓝。举录文中出现的马蓝即板蓝,槐蓝即木蓝,冬蓝即菘蓝。而举录文中所引《本草纲目》中的冬蓝、马蓝、板蓝、菘蓝全都是指现在的菘蓝,吴蓝可能是在吴地培植成功并得到推广的蓼蓝新品种[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