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同色光的信号剂的成分不同,但都不外乎含有氧化剂、可燃剂、黏结剂、使火焰着色的染焰剂及改善火焰颜色的含氯有机化合物等。色彩和比色纯度是发光信号剂的主要示性数。为了配制优良的发光信号剂,必须了解影响发光信号剂色彩和比色纯度的各种因素。
7.2.3.1 影响发光信号剂色彩和比色纯度的因素
影响发光信号剂色彩和比色纯度的因素主要有染焰剂的性质、燃烧热和燃烧温度、燃烧生成物、药剂的氧平衡和火焰附加物等。
(1)染焰剂的性质。使发光信号剂火焰着色的物质(某些金属盐类)称为染焰剂。它在火焰光谱的一定波段上应产生明亮的谱线或谱带。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地用钠蒸气的原子辐射来获取黄色火焰。随钠盐的阴离子不同,其火焰的比色纯度也有差异,它们的谱线强度顺序如下:
这一顺序是由于它们的热安定性不同。热安定性越小,其火焰中的金属蒸气越多,所辐射的谱线强度越大,因而它的比色纯度就越高。从理论上讲,氯化钠应为黄色火焰的最好染焰剂,但它极易吸潮而不被选用。实际在配制黄色发光信号剂时,采用的是硝酸钠、草酸钠、氟铝酸钠等。
利用原子辐射制取的黄色火焰最不希望在药剂中加入含Cl、HCl、NH4Cl等物质,因为它们能干扰和降低黄光的发光强度,会使火焰中钠蒸气的谱线不易见到。
红色、绿色和蓝色火焰均是由分子辐射产生的带状光谱。利用分子辐射获得的有色火焰,总是希望在燃烧时能生成金属氯化物。因为在有金属氯化物存在时,火焰能获得较好的色彩和较高的比色纯度。氯化物随其阳离子的不同,高温时其热安定性也有差异。其热安定性顺序如下:
通常是靠SrCl(红色)、BaCl(绿色)、CuCl(蓝色)的一氯化物分子辐射来获取红、绿、蓝色火焰的。
靠金属氧化物(SrO、BaO、CuO)分子辐射来获取有色火焰则比靠相应的氯化物为差。例如SrO的升华温度高(2 500℃以上),很难使它的蒸气在火焰中有很大的浓度,故不呈深红色,而只能呈玫瑰色(谱带在606 nm附近)。
金属氟化物(SrF2、BaF2)的火焰不能染成特定颜色。例如SrF的光谱有两条带组,一条带组为678~628 mm(红色);另一条带组为586~562 nm(黄绿色)。由此说明,某种染焰剂能否适用于发光信号剂,辐射体的光谱性质是决定的因素。
(2)燃烧热和燃烧温度。发光信号剂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应使火焰中气态的原子或分子成激发状态。通常在燃烧热量不低于2.5~3.3 kJ/g时,才能得到良好的有色火焰。
对于产生原子辐射的发光信号剂来说,在一定限度内燃烧反应热量和燃烧温度越高,火焰中原子的辐射强度越大。因此,在这类药剂中可加入一些金属可燃物。相反,以分子辐射的发光信号剂,其燃烧温度不宜过高(<2 000℃),避免辐射体离解成游离金属原子,造成金属原子在不同谱段上辐射出许多谱线,使火焰不能呈现所期望的颜色。试验证实,随着燃烧温度及燃烧热的增高,以分子辐射的有色火焰光谱中的谱带数量会减少,而谱线数目和强度却逐渐增大,从而降低了火焰的比色纯度。
当某些有色火焰药剂的燃烧温度过低时,可以通过加入一定量的金属可燃剂来提高燃烧热值,从而保证鲜明的火焰颜色产生。但加入量要适当(一般为20%以下),否则会因加入量增多而提高了燃烧热和燃烧温度,造成火焰比色纯度降低。
(3)燃烧生成物。发光信号剂在燃烧时之所以发色光,是因为其火焰中有气体生成物的存在。所以,在选择药剂成分时,必须选用气态生成物较多(占40%~50%)的物质。火焰中气相越高,产生连续光谱的温度辐射就越少。但为了使火焰具有一定的亮度,也须有适量的固态燃烧生成物存在。其占有量多少为佳,要通过试验确定,通常占有量为50%~60%。
必须指出,选择有机化合物作可燃物和黏结剂时,应当采用含氧和氢比较多而含碳尽量少的物质。因为含碳高的有机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游离碳,使火焰产生烟而呈现黄色。
(4)药剂的氧平衡。无论是以分子辐射为主的,还是以原子辐射为主的发光信号剂,都应配制成负氧平衡。负氧平衡的程度应保证药剂中的碳氧化成CO。以一氯化物为辐射体的发光信号剂,在氧化火焰中会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
由上述反应式可知,若药剂中含氧量多,反应则趋向右边,这时将产生大量的氧化物,火焰的比色纯度则下降;若药剂为负氧平衡,含氧量少,反应则会趋向左边,这时将生成大量氯化物,火焰的比色纯度将提高。但是,若药剂中金属可燃物过多(负氧平衡大的药剂),会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游离金属,例如:
结果也使火焰不能获得所希望的颜色。
(5)火焰附加物。在以分子辐射为主的发光信号剂中,为了在其火焰中形成一氯化物的辐射体(如SrCl、BaCl、CuCl),可在以硝酸盐为主的药剂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氯化物(如聚氯乙烯、六氯代苯、氯化橡胶及有机卤素化合物等)。这样药剂在燃烧时,有机氯化物分解成游离的氯,为生成氯化物创造了条件。
必须指出,加入的有机氯化物应含有大量的氯(不少于50%),并且不应有挥发性。
7.2.3.2 发光信号剂的配制要求
配制发光信号剂的主要要求如下:
(1)药剂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必须保证其火焰中的气态原子或分子能充分地激发或离子化。实际只有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少于2.5~3.3 kJ/g药剂时,才能使火焰产生足够强烈的有色辐射。
(2)以分子辐射的发光信号剂,其火焰温度不应超过其分子辐射体的离解温度。但以原子辐射为主的药剂,在一定范围内增高其火焰温度有利于有色火焰的辐射。(www.xing528.com)
(3)在药剂燃烧时,所产生的使火焰染色的元素或化合物,在1 000~1 200℃时必须完全气化。为达到这个目的,多利用碱土金属氯化物的辐射。
(4)在提高比色纯度的同时,又要保证一定的发光强度,以便于远距离观察识别。通常在药剂中加入适量(15%~20%)的金属可燃物,使火焰具有一定的发光强度。
(5)无论是以分子辐射还是原子辐射为主的药剂,都应配成适当的负氧平衡,以利于产生足够浓度的有色火焰蒸气,提高火焰的比色纯度。
7.2.3.3 发光信号剂配方举例
(1)黄光信号剂。黄光火焰是利用原子辐射光谱,它主要是火焰中的钠离子在589 nm处的辐射。典型配方如下:
1)KClO3+有机可燃物+钠盐。例如KClO3 60%、Na2C2O4(或Na3AlF6)25%、酚醛树脂(或虫胶)15%。这种药剂在燃烧时分解出的热量少(4.2 kJ/g以下),其火焰的发光强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比色纯度(80%~85%),其燃烧反应式为:
缺点是机械敏感度高,制造及使用不够安全。如用KNO3代替部分KClO3,可以降低其感度。
2)NaNO3+Mg+黏结剂。例如NaNO3 59%、Mg 17%、虫胶24%。这种药剂因含有Mg,发光强度高,但NaNO3吸湿性大,只有良好密封防潮条件下才能使用。
3)KNO3+钠盐+Mg+黏结剂。例如KNO3 37%、Na2C2O4 30%、Mg 30%、酚醛树脂3%。这种药剂虽吸湿性小,但燃烧时放热量大(>4.2 kJ/g),质量光量约有5×104 lm·s/g,故其火焰的比色纯度较低。
黄光信号剂的特点是火焰纯度高,这是由于Na在火焰光谱的黄色部分产生单色辐射。美军黄光信号剂配方见表7.23。
表7.23 美军黄光信号剂配方%
(2)红光信号剂。红光火焰是利用分子辐射光谱,它是锶盐在高温分解时产生的。制取红光信号剂通常采用的锶盐是硝酸锶和碳酸锶,典型的配方如下:
1)KClO3(或KClO3)+有机可燃物+锶盐。例如KClO360%、SrCO325%、酚醛树脂15%。这种药剂具有良好的比色纯度(80%~90%),但机械感度高。若用KNO3代替KClO3,虽感度降低了,但为了提高火焰亮度,不得不加入金属粉(如Mg粉),从而又带来火焰比色纯度下降的问题。
2)Sr(NO3)2+Mg+黏结剂(或有机氯化物)。例如Sr(NO3)267%、Mg 13%、聚氯乙烯20%。这种药剂因燃烧时有游离氯生成,能促成SrCl生成。当药剂为负氧平衡时,因火焰内存有还原气体,阻碍SrCl氧化成SrO(SrO光谱在橙色区域),火焰的色彩和比色纯度较高。
SrCl是红光火焰的最良辐射体。通过加入含氯有机化合物促成SrCl大量生成,同时使药剂为负氧平衡,阻碍SrCl氧化成SrO,二者都是十分必要的。有关美军红光信号剂配方见表7.24。
表7.24 美军红色光信号剂配方%
(3)绿光信号剂。绿光火焰也是利用分子辐射光谱,它是以钡盐为基础而获得的。典型配方如下:
1)Ba(ClO3)2+有机可燃物。例如Ba(ClO3)285%、虫胶15%。这种药剂虽然能获得很美的绿色火焰,但因含大量Ba(ClO3)2,机械敏感度高,尽管用石腊或凡士林钝化处理,实际使用中仍发生多次安全事故,所以被淘汰了。
2)Ba(NO3)2+Mg+黏结剂(或有机氯化物)。例如Ba(NO3)265%、Mg 15%、聚氯乙烯10%、酚醛树脂10%。这种药剂有良好的比色纯度,机械敏感度也比较低。
美军绿光信号剂的典型配方是:Mg 35%、KClO4 22.5%、Ba(NO3)2 22.5%、聚氯乙烯13%、聚酯树脂7%。
(4)蓝光信号剂。蓝光火焰也是利用分子辐射光谱,以CuCl为辐射体。最佳典型配方为:KClO3 61%、矿蓝[2CuCO3·Cu(OH)2]19%、S 20%。配方中含S,有利于游离氯的生成:Cl2与矿蓝分解出的Cu离子作用,从而导致CuCl2的产生。
除用矿蓝外,也可以用其他铜盐,如使用孔雀石[CuCO3·Cu(OH)2]、巴黎绿[(CuO)2As2O3Cu(C2H3O2)2]、硫酸铜(CuSO4·5H2O)及铜粉来制取蓝光剂。
美国用于遇险求救信号弹的蓝光剂配方为:KClO4 39.8%、Ba(NO3)2 19.5%、巴黎绿32.5%、硬脂酸钙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