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温度控制通过模具的加热和冷却系统来达到。模具在压铸生产前应进行充分的预热,并在压铸过程中保持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
加热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模具达到较好的热平衡和改善压铸件的顺序凝固条件,使压铸件凝固速度均匀并有利于压力传递;提高压铸件的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稳定压铸件的尺寸精度;提高压铸件生产效率;降低模具热交变应力,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推荐压铸模的工作温度为:铝合金200~300℃,镁合金220~320℃,锌合金150~200℃,铜合金300~380℃。
1.模具的加热方法
加热模具的热源有煤气、喷灯、柴油喷枪、电阻加热器、电感应加热器和红外线加热器等。若用煤气或喷灯进行生产前的预热是不理想的,它们会使模具上的凸起部分局部过热,而对凹入的型腔部位加热不足。用辐射式的电热盘或条状电阻的外热式电加热法的效果较好,其中,最常采用的是电热管加热。
(1)管状电热元件加热法 管状电热元件如SRM3型,其外壳材料为不锈钢管,管内放入螺旋形金属电阻丝,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规格。管状电热元件一般布置在动、定模套板(也可以通过镶块)、支承板和座板上,按实际需要设置电热元件的安装孔。布置时应避免与活动型芯或推杆发生干扰。
(2)低电压大电流加热法 为安全起见,通过低电压变压器输出低电压大电流,通过电热丝发热加热模具。电热元件安装孔不能水平放置,以免电热丝受热后变形,造成短路。(www.xing528.com)
2.模具的冷却方法
要提高压铸生产效率及压铸件的质量和致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铸模温度的调节。在大、中型或厚壁压铸件和大批量生产中,在连续操作时,为了保持压铸件优质高产,可在模具内设置水冷却装置,使热量随着冷却循环流动而迅速排出。
模具的冷却方法主要有风冷法和水冷法两种。
(1)风冷法 风冷法的风力来自鼓风机或压缩空气机,靠风力加强模具的散热,模具内不需设置冷却装置。因此结构简单,但冷却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适用于要求散热量较小的模具。
(2)水冷法 在模具内增设冷却水通道,使循环水通入成型镶块或型芯内,冷却速度比风冷快,生产效率高,控制比较方便,适用于要求散热量较大的模具。
冷却水道布置在型腔内温度最高、热量比较集中的区域,流路要通畅。关于冷却水道的直径,大型模具用ϕ15~ϕ20mm,小型模具用ϕ8~ϕ10mm,其孔壁距离浇口或型腔的壁面一般为10~15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