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文件系统缺乏对数据进行控制的统一方法,使得应用程序的编制相当烦琐。4)数据不能共享,难以适应多用户环境。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CAD/CAM的集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起着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作用。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目前,文件系统还在一些模具CAD/CAM系统中采用。利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而且可直接利用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不需要额外的软件投资,也不会因为数据管理软件占用过多的内存。但是,利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存在以下问题。

1)因为文件是根据应用程序的需要而建立的,这就使得数据和应用程序需要有各自的文件。数据不能共享,因而造成数据冗余。这使得数据的修改变得十分困难,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从而降低了数据的正确性。

2)由于数据的逻辑结构是适应于应用程序的,这就使得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要想对现有的数据进行一些新的应用是很困难的。一旦数据的结构需要修改,应用程序也必须相应地进行修改,反之亦然。数据缺乏对程序的独立性。

3)文件系统缺乏对数据进行控制的统一方法,使得应用程序的编制相当烦琐。另外,这种方法缺乏对数据的正确性、保密性等方面的统一有效的控制手段。

4)数据不能共享,难以适应多用户环境

另外,CAD/CAM的目的不仅是实现某些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的自动化,而且还在于实现设计和制造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即实现信息集成。由于文件系统的上述问题,妨碍了CAD/CAM的集成,很难实现信息共享。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CAD/CAM的集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实践证明,以数据库为中心的CAD/CAM系统是实现CAD/CAM集成的最佳方案。

1.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技术是在文件管理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是目前最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和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数据具有独立性 应用程序与数据结构间的互相依赖程度很小,应用程序的改变不会影响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改变也不会影响应用程序。

(2)数据的冗余度小 数据库从整体观点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模型是面向整个系统的,而不是面向某个应用,因此大大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度,实现了数据共享。

(3)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定义、删除、检查及更新手段,并统一控制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并发性,使数据的应用更加有效和可靠。

(4)数据的完整性控制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必要的功能,保证数据在输入、修改过程中始终符合原来的定义和规定。

综上所述,数据库系统是一个通用的、综合性的、数据独立性高、冗余度小且互相联系的数据文件的集合,它按照信息的自然联系来构造数据,用各种存取方法来对数据进行操作,以满足实际需要。

以数据库为中心的模具CAD/CAM集成系统可用图2-23表示。其中,公共数据库保存着产品零件模型、模具设计结果、物料清单及设计和制造所需的其他数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可被各个子系统或模块共享,从而实现系统的集成。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部分。数据库指的是所存储的关联数据的集合。例如,数据库中可以保存模具标准和工艺数据等内容。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数据库系统的以上特点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保障的,因而DBMS是数据库的核心。

一般而言,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定义功能 包括数据库文件的数据结构定义、存储结构定义、数据格式定义和保密定义等。

(2)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运行的监督和控制、数据管理、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检查,以及运行操作过程的记录等。

(3)建立和维护 包括各种文件的建立,数据库的更新、再组织,结构的维护、恢复等。

(4)通信功能 具备与操作系统的联机处理、分时系统及远程作业输入的相应接口

(5)其他功能 如应用程序的开发、文件管理、存储变量、设备控制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起着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作用。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而不必了解数据库的物理结构。目前已有许多商业化的DBMS。

3.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表示和处理数据间的联系。在数据库中,信息是按一定的数据模型存储的。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www.xing528.com)

在现行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数据模型有以下3种。

(1)层次模型 用树形结构表示文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它能描述一对多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体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很自然的层次关系,如行政机构、部队编制、家族关系等,模具与部件、零件之间的关系也可用这种模型表示。层次模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图2-24),即:

978-7-111-37192-2-Chapter02-55.jpg

图2-23 数据库为中心的模具CAD/CAM集成系统

978-7-111-37192-2-Chapter02-56.jpg

图2-24 层次模型

1)只有一个根节点。

2)根以外的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

因为层次模型中的每个节点(根节点除外)只有一个父节点,所以任何一个叶到根的映像是唯一的,因此,对于除根以外的节点,只要指出它的父节点,就可以实现节点间的联系,这样就表示了层次模型的整体结构。

按照层次模型建立的数据库系统称为层次模型数据库系统。

(2)网状模型 如果取消层次模型中的两个限制条件,即:

1)可以有一个以上的节点无父节点。

2)至少有一个节点且多于一个的父节点,以便形成网状模型(图2-25)。

978-7-111-37192-2-Chapter02-57.jpg

图2-25 网状模型

显然,层次模型是网状模型的特殊形式,网状模型能描述多对多的关系。由于网状模型中节点之间的联系不唯一,就不能用父节点来描述节点的联系。当同一对节点之间有多于一种联系时,要赋予不同的联系名以示区别,如图2-25c所示。

按照网状模型建立的数据库系统称为网状模型数据库系统。

(3)关系模型 这是一种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能描述多对多的关系。一个二维表就称为一个关系。一个关系可以看做由行和列组成的矩形表,行称为记录,列称为字段或域。关系数据库的信息组织与设计手册中常用的二维数表极为相似。

作为一个“关系”的二维表,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表中每一列必须是基本数据项,而不应是组合项。

2)表中每一列必须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3)表中的每一列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属性名。

4)表中不应有内容相同的行。

5)行与列的顺序均不影响表中所表示的信息含义。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简单,数据独立性高,理论基础坚实,操作算法成熟、完善。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关系代数集合论。基于关系模型建立的数据库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系统。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Foxbase、Foxpro、Oracle都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