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指针式万用表常见故障排除技巧

指针式万用表常见故障排除技巧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指针式万用表的电路中,为了扩大电流量程,若是直流电流测量电路,会选用R1、R2、R3、R4和R5作分流器,组成50μA、1mA、10mA、100mA和500mA五个量程。当万用表出现所有量程均失效的故障时,可按下述程序重点对公共电路部分进行检查。某一量程失效的检修方法万用表某一量程失效是指其中的一个档位发生故障,导致该档测量时无指示,而其他量程正常。倘若误差超过了规定值使指示不准,这说明相关的测量电路有故障。

指针式万用表常见故障排除技巧

所有量程均失效故障的检修方法

所有量程均失效故障的主要特征:无论是电流、电压,还是电阻档等,各量程全都失灵无指示。这种故障大多出在公共电路部分。下图是典型万用表的直流电流、电压档相关电路。

指针式万用表的电路中,为了扩大电流量程,若是直流电流测量电路,会选用R1R2R3R4R5分流器,组成50μA、1mA、10mA、100mA和500mA五个量程。设置RP1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表头支路的电阻。因为每个表头的内阻都不相同,利用RP1进行调整,可给生产和维修带来很大方便。

常见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的电路如下图所示,它与测量直流电压和电流的原理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因表头有正负极性,需要把交流变成直流,所以电路中使用两只二极管2CP11接成半波整流器。利用这一整流方式的万用表的电压档,还可用来测量音频电平

下图所示为电阻测量电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路中的1.5V电池是“R×1”档、“R×10”档、“R×100”档和“R×1k”档的电源,而“R×10k”档的电源由9V电池提供。电阻量程的转换,是通过转换分流器电阻来实现的。图中的RP是1.9kΩ电位器,它的功能是用于电阻调零。

当万用表出现所有量程均失效的故障时,可按下述程序重点对公共电路部分进行检查。

1.直观检查

直观检查的项目主要有表笔是否断线,插头插孔是否接触不良,表头是否损坏,与表头串联的电阻是否开路,二极管是否被击穿,公共电路的接头是否断脱或虚焊等。

2.测试表头是否良好

先将被测表头引出线的任意一端焊开,另使用一块好的万用表,将其置于“R×100”档,用黑表笔接表头正极,用红表笔串联一只10kΩ电阻后断续触碰表头负极,如表头指针不动,说明故障出在表头。此时可将表头外壳拆开,检查游丝是否脱落,看是否有虚焊,动圈有无断线,游丝或接头是否碰壳短路等。如身边没有万用表,也可用一节1.5V的干电池串联10~20kΩ的电阻去触碰表头引线螺钉。方法是先将电池负极接在表头的负极,然后将电阻的一只引脚接在电池的正极,用电阻的另一只引脚去断续触碰表头的正极,若指针有摆动,说明表头良好;若指针不摆动,则说明表头已经损坏。

进行上述测试时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在不加串联电阻的情况下,直接用电池的两电极去触碰表头引线,这样会把好表头烧坏。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将极性搞错。

3.检查公共电路元器件

参见上页电阻测量电路,可检查RP1电位器是否开路或虚焊;表笔插孔上的接线是否开焊断路;公共电路上串联的电阻是否虚焊或失效;公共电路上并联的电阻是否损坏。此外,若表头上所接的两只二极管VD1和VD2被击穿短路或变质,也会造成整个量程失效,对其应做重点检查。

某一量程失效的检修方法

万用表某一量程失效是指其中的一个档位发生故障,导致该档测量时无指示,而其他量程正常。针对这种故障,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查。

电阻档失效,其他量程良好

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池夹、量程转换开关接触不良,表内电池电量可能耗尽,也可能是本量程档位的电路元器件损坏所致。

如果电路中的R12断路,调零电位器RP活动臂接触不良,均可造成电阻档失效的故障。通过检查,如果确认“R×1M”档正常,只有“R×1k”档不通,则故障很可能是R13断路所造成的,只需测量一下其阻值即可见分晓。

直流电压档失效,其他量程良好 (www.xing528.com)

当直流电压档失效时,应着重检查量程转换开关接触是否良好,相关电路元器件有无虚焊,降压电阻R7是否开路。如果10V、50V档正常,而250V及以上的档位不通,则肯定是电阻R9断路所致,应重点将其从电路板上焊下进行测试。

注意,有少数万用表的降压电阻采用并联方式,这类万用表如果出现某一直流电压量程失效故障,则主要原因可能是相关档的降压电阻断路或量程转换开关接触不良。

交流电压档失效,其他档良好

常见万用表交流电压档简化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下图可见,如果交流电压档不正常,则其原因可能是VD1短路;VD2断路;量程转换开关氧化或磨损;B点断线或虚焊等。

注意,有的万用表的降压电阻在交流档与直流档上没有合用,如果最小交流电压量程的降压电阻出现断路现象,也会引起全部交流电压量程失效的故障,因此,在检查时要细心分析和检测,以查出故障点。

指针不准的检修方法

正常的万用表都允许有一定的误差,按出厂的精度等级,从±0.1%至±10%不等。如各档都有少量误差,可通过调整与表头串联的电位器或表头内磁分流片来校正。倘若误差超过了规定值使指示不准,这说明相关的测量电路有故障。此时,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查判断。

检查表头机械部分

重点要检查万用表的指针是否有卡碰表盘、失衡或复位不良等现象。可拆开表头外壳,轻轻地吹动指针,观察上下游丝是否平整均匀,指针是否平衡,轴尖与轴承间隙是否适当,铁心与极靴距离、动圈和铁心极靴的距离是否均匀,转动时与极靴铁心有没有摩擦,极靴或铁心上是否吸附有铁屑、灰尘或纤维杂物等。

检查电流档

万用表的电流档是其他档的基础,因此,出现各个量程都有误差的故障现象时,首先应从直流电流测量电路各档着手查起,并从最小的电流量程开始。为了使读数稳定准确,多数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档电路均使用线绕电阻,但阻值较大的个别电阻也有采用碳膜电阻的。线绕电阻一般采用无感绕法,通过的电流过大会烧坏电阻上的绝缘层,发生短路使阻值变小,或烧坏电阻丝发生断路。但线绕电阻一般不会出现阻值变大的现象。对于碳膜电阻,当其通过电流较大时,容易发生断路或阻值变大故障,但碳膜电阻一般不会出现短路或阻值变小的情况。常见万用表直流电流档的简化电路如下页图所示:

如果除电阻档指示数字偏小外,其余各档指示数值都偏大,则可能是与表头并联的分流电阻R1断路或与表头串联的电阻R4R6等阻值变小。如果电阻档指示偏大,其余各档都偏小,那么很可能是与表头并联的分流电阻阻值变小或与表头串联的电阻阻值变大。可先对相关电阻进行外观检查,看电阻表面有无焦黑、变黄或发霉等现象,然后对有疑问的电阻进行测量,判明其好坏,进而查出故障原因。

检查电阻档

对电阻档的检查,应重点校验每一电阻量程的中心阻值。中心阻值就是与电阻刻度线正中位置刻度相对应的电阻值。检查时应先测试电池电压是否正常(一般单节电池电压不得低于1.2V)。校正时最好采用电阻箱。如发现电阻各档中心阻值都偏大(或偏小),则故障可能发生在电阻测量电路中公用的串联电阻。如只有个别量程不准,只需检查该量程转换开关,看是否接触良好,再就是测试一下串联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看是否变值。

检查直流电压档

检查时,先要分清是直流电压全部量程都有误差,还是仅个别量程有误差。应弄清楚降压电阻是串联式的,还是并联式的。如果是并联分接式的,则哪一个量程不准,就应检查或更换哪一个量程的降压电阻。倘若降压电阻是串联式的,就应从最小量程的降压电阻开始校正。

检查交流电压档

首先应检查整流器件VD1和VD2,看其是否被击穿或变质。然后可参照检查直流电压档的方法,对相关降压电阻进行测试。如果是最高档有误差,除检查降压电阻外,还要检查高压电路的绝缘情况,看是否有绝缘下降的现象。如各量程的误差都很大,则很可能是整流器件VD2被击穿,只需测试一下其正反向电阻值便可确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