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不论其在自然条件下还是在人工条件下发挥作用,都是“以数取胜”或是“以量取胜”的。生长、繁殖就是保证微生物获得巨大数量的必要前提。可以说,没有一定的数量就等于没有微生物的存在。
一、微生物生长的概念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基本相同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以上过程。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质量、体积、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所以:群体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微生物生长的阶段性,对于单细胞微生物来说是不明显的,往往在个体生长的同时,伴随着个体的繁殖,这一特点,在细菌快速生长阶段尤为突出,有时在一个细胞中出现2或4个细胞核,除了特定的目的以外,在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中,只有群体的生长才有实际意义,因此,在微生物学中提到的“生长”,均指群体生长。这一点与研究高等生物时有所不同。微生物生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这是个体生长的定义。繁殖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与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可以看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生长是一个逐步发生的量变过程,繁殖是一个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质变过程。在高等生物里这两个过程可以明显分开,但在低等特别是在单细胞的生物里,由于细胞小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又很难划分的过程。因此在讨论微生物生长时,往往将这两个过程放在一起讨论,这样微生物生长又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细胞数量的增加,这是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定义。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也都与它们的生长繁殖和抑制紧密相关。在发酵工业中要提供最适的条件,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发酵;但在食品加工中,要研究最佳的灭菌方法和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的条件,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本章第二、三节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的规律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量
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生长的方法也均直接地以此为根据,而测定繁殖则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
1.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
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取一定体积的稀释菌液与合适的固体培养基在其凝固前均匀混合,或涂布于已凝固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后,用平板上出现的菌落数乘上菌液的稀释度,即可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在一个9cm直径的培养皿平板上,一般以出现50~500个菌落为宜。
这种方法在操作时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应使样品充分混匀,并让每支移液管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液。有人认为,对原菌液浓度为109/mL的微生物来说,如果第一次稀释即采用10-4级(将10μL菌液移至100mL无菌水中),第二次采用10-2级(将1mL稀释液移至100mL无菌水中),然后再吸此菌液0.2mL进行表面涂布和菌落计数,则所得的结果最为精确。其主要原因是,一般的吸管管壁常因存在油脂而影响计数的精确度(有时误差竟高达15%)。(www.xing528.com)
2.血球计数板法
血球计数板法是用来测定一定容积中的细胞总数的常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简便、直接、快速,但测定的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合于个体较大的微生物种类,如酵母菌、霉菌的孢子等。此外测定结果是微生物个体的总数,其中包括死亡的个体和存活的个体,要想测定活菌的个数,还必须借助其他方法配合。
3.称干重法
称干重可用离心法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待测培养液放入离心管中,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可采用100℃、105℃或红外线烘干,也可在较低的温度(80℃或40℃)下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称干重。以细菌为例,一个细胞一般重10-13~10-12g。
另一种方法为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而细菌则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进行过滤。过滤后,细胞可用少量水洗涤。然后在40℃下真空干燥,称干重。以大肠杆菌为例,在液体培养物中,细胞的浓度可达2×108个/mL。100mL培养物可得10~90mg干重的细胞。这种方法较适合于丝状微生物的生长量的测定,对于细菌来说,一般在实验室或生产实践中较少使用。
4.比浊法
细菌培养物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原生质含量的增加,会引起培养物混浊度的增高,最古老的比浊法是采用莫法兰(MoFarland)比浊管。这是用不同浓度的BaCl2与稀H2SO4配制成的10支试管,其中形成的BaSO4有10个梯度,分别代表10个相对的细菌浓度(预先用相应的细菌测定)。某一未知浓度的菌液只要在透射光下用肉眼与某一比浊管进行比较,如果两者透光度相当,即可目测出该菌液的大致浓度。
如果要做精确测定,则可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在可见光的450~650nm波段内均可测定。为了对某一培养物内的菌体生长做定时跟踪,可采用不必取样的侧壁三角烧瓶来进行。测定时,只要把瓶内的培养液倒入侧臂管中,然后将此管插入特制的光电比色计比色座孔中,即可随时测出生长情况,而不必取用菌液。
以上介绍了若干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或计算繁殖数的主要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为称干重、测浊度(用分光光度计)、用计数板测总菌数以及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活菌数等方法。必须指出的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不同,选用最合适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