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时期陶瓷包装容器的特征

隋唐五代时期陶瓷包装容器的特征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总体上看,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包装容器,使用范畴放大,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就造型来看,更加偏重器物的实用性,从南北朝时期的平底向圈足发展,从带有双耳、四耳、便于穿绳提拿,发展到安置把柄直接用拿取;瓶壶颈部细长,特别到了盛唐,出现了带盖瓶,晚唐则以直颈为典型。亦是指白陶瓷酒包装容器。

隋唐五代时期陶瓷包装容器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包装容器,使用范畴放大,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就造型来看,更加偏重器物的实用性,从南北朝时期的平底向圈足发展,从带有双耳、四耳、便于穿绳提拿,发展到安置把柄直接用拿取;瓶壶颈部细长,特别到了盛唐,出现了带盖瓶,晚唐则以直颈为典型。从装饰来看,随着审美要求的多元化和审美水平的提高,纹饰题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成为时代特色,此时期陶、瓷包装容器需求的剧增和艺术设计的要求,促进了陶瓷业的进步。就烧制技术来看,不仅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而且其他各色瓷也有大量烧制,这无疑为包装类别和装潢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隋唐时期,饮品业的发展,促进了陶瓷在茶、酒包装设计中的运用。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喝茶风、饮酒风盛行,特别是唐代,茶叶在整个唐代经济社会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饮茶之风日渐盛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种茶与制茶业的发展。随之,茶叶包装问题日益凸显,而陶瓷自古便有装运、存贮物品的功能,对于运输茶叶来说,可保持其干燥,达到便于运输的目的,因而成为茶叶包装的首选容器。韩琬在《御史台记》中曾写道:“茶必市蜀之佳者,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御史躬亲监启,故谓之史台茶瓶。”茶饼及茶末忌潮湿,因此用陶瓷容器包装茶叶在当时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唐朝承平日久,不仅封建经济繁荣,而且滋生奢靡之风,无论是市民,还是乡间百姓,无论是贵族官僚,还是文人雅士,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下层民众,都盛行喝酒。对此,唐代诗歌和传奇等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大量描述。随之,用于贮酒的容器不断翻新,酒包装有长足的发展。王绩在《春日》中说道:“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李白诗曰:“瓮中百斛金陵春。”从这些诗句不难看出,当时的酒包装主要以壶、瓮、罐等容器为主。这些容器在考古出土物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不仅长沙窑遗物中用于盛装酒的包装容器品种多,出土物数量大,而且唐代的主要窑口遗址中均发现了酒包装容器。从文献记述和考古发现的实物可以看出,一些罐、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酒易挥发的特点,因而在盖的设计上讲究密封性,为了方便搬运设计出便于提携的附耳。(www.xing528.com)

再有就是为了满足食物保鲜保质的需求提高了陶瓷包装技术。公元7 世纪唐代颜师古著的《大业拾遗记》在《干脍法》中记载:“以新瓷瓶未经水者盛之,封泥头勿令风入,经五六十日不异新者”,这是陶瓷包装容器能起到保鲜实物的例证和对包装密封的要求。杜甫《解闷》诗言:“侧生野岸及江浦,不熟丹宫满玉壶。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害马翠眉须。”这是一首描述将荔枝运输到长安而为杨贵妃所用的驿运诗,此处提到的“玉壶”,材质为瓷壶,不仅有盖,而且可以用绳丝织物通过穿插的方式捆扎,便于提拿。李白《待酒不至》诗:“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亦是指白陶瓷酒包装容器。用陶瓷作包装荔枝的容器,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知道陶瓷材质,其壁一般光滑,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荔枝的完整性,避免了在驿运中的擦伤;此外,陶瓷质地坚致的特性又可使荔枝免遭容器变形的挤压,同时坚薄有利于包装荔枝的散热。用陶瓷壶装运荔枝不仅包装美观,也有保鲜效果。食物在贮藏与运输过程,如何保鲜保质,隋唐时期的设计者予以了关注和探索。这方面要求设计者考虑包装物自身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效地满足包装功能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