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质和瓷质包装容器,按材料可分为:灰陶、暗纹陶、几何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彩绘陶等种类。用这些性能不一的陶质和瓷质材料所制作的包装容器,其使用场合、包装对象及其呈现出来的特点亦各不相同。其中,暗纹陶的出土多见于黄河流域,据研究,应为日常实用器,因而归属于日常实用包装,其中以盒、罐等包装造型最为常见。几何印纹硬陶盛行于战国时期我国东南部地区,多为日用品包装,但造型较少。就内装物的性质来看,陶质和瓷质包装容器的功能归属性不是很明显,但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应多为食物包装,酒类包装则相对较少。具体来看,史前即存在的陶罐、陶壶、陶瓮等传统包装容器依然普遍流行于这个时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陶敦、陶盒等新的陶质包装容器。
从目前考古的发现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质包装容器中,出土数量最多的应属罐式容器。洛阳东周王城战国陶窑遗址中就曾一次性出土243 件陶罐,多为泥质灰陶,由于其质地粗糙,加之造型和纹饰呈现出的简朴粗略、朴实无华的特点,可以肯定此类陶罐应属社会底层民众所使用的生活日用包装容器。宏观来看,这一时期陶质包装容器中的内装物的归属性并不是很明显,即包装专门性特征不是十分突出,如罐、壶、瓮、陶盒的功能归属性就难以得到确证。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其具有包装的一些基本功能。
在陶质容器包装功能逐渐衰退的同时,部分陶质容器已经不带有任何的包装使用性,仅保留了其象征意义,也即所谓的明器。它不再具备日常化的容器实用属性,其使用功能为辅,发挥的是社会功能,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礼教、宗法上的一些制度。如:新出现的器形——陶盒。一般而言,其盖、器扣合呈扁圆体,腹较深,圆底,矮圈足。就包装实用性而言,陶盒同时具有“包”与“装”的功用,亦满足了保存、搬运等基本功能。据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陶盒是战国晚期新出现的替代敦的一种陶礼器随葬品。
在此时期出图的包装容器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山楚墓中发现的12 件灰色或黑色陶罐(如图4-1 所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具有密封特征的“食品罐头”,其罐内盛装着各不相同的食品,如梅、炭化植物和鲤鱼等。这批陶罐质地坚硬,腹外多饰绳纹、弦纹,少数素面磨光,长颈,高15~25 cm。(www.xing528.com)
图4-1 包山楚墓食品陶罐
在包装制作工艺上,其采用了极为细致的多层密封包装技术。根据推理,其具体操作程序大体如下:罐口由内向外依次用纱、草饼、泥、绢等互相封闭。先用纱布封罐口,上面盖一层草饼,也有将纱置于草饼之上的。草饼用草绳卷绕成圆饼形,再用八至十道不等的细草绳经向编连固定在罐口上。然后再作隔离层,或置于最里层,或放在中间层。接着用稀泥涂抹于罐封的二层或三层之上,口、颈涂抹均匀约厚0.4 cm,进一步密封陶罐,以防止罐内食品的氧化。在罐封最外面,又蒙上两层绢,然后用篾、组带或绦带捆紧。罐封束的系结外,再加盖封泥一枚,封泥印纹有涡纹和三牛纹两种。封泥下插有标签牌,写明内装食品的名称。罐身外用径粗均0.3~1.2 cm 的草绳缠绕,用0.2 cm 左右的细草绳6~12 道经向编织,以成经纬编织法固定,以起到防震防摔、保护陶罐的作用。个别陶罐还在包裹绳之外再加套一件带提梁的花编竹篓,以便提携与运输。
这种包装方式,虽然比不上现代罐头包装那样绝对密封,但是却采用了科学的气调包装结构,即允许内装食品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本身的热量,控制罐内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例,保证食品长期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批包山楚墓陶质包装罐头的出现,将包装罐头的起点提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