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2018年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并行的发展思路[2],美国在2019年显著加快高超声速导弹武器化进程,从工业基础、作战编队等方面全面推进高超声速打击能力形成,预计最早于2022年实现早期作战能力。美国国防部在2019年表示,未来4年计划安排40次飞行试验,其中约10次是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3],相关飞行试验数据将作为制定高超声速导弹发展路线图的基础输入,并计划未来5年(2020—2024财年)持续投入112亿美元。
型号研制方面,继2018年达成开发通用高超声速滑翔体(C-HGB)(图1)的合作协议后,美国海军、陆军、空军在2019年大力推进各自基于C-HGB弹头的高超声速导弹型号研制项目。其中,美国海军在2019年2月授予洛·马公司8.46亿美元的导弹助推器研制合同,为中远程常规快速打击(IR-CPS)项目制造和集成大直径火箭发动机,计划在2024年1月完成IR-CPS项目全部科研工作;美国陆军在2019年正式启动陆基高超声速导弹(LRHW)项目,8月授出首批20枚C-HGB滑翔弹头生产合同和LRHW导弹系统集成研制合同,明确将与海军IR-CPS项目采用相同的助推器系统;美国空军依托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项目,正在由洛·马公司开展C-HGB改型的研制工作,以适应空投条件和B-52载机平台。此外,美国空军的另一导弹快速样机项目——空射快速响应武器(ARRW)在2019年6月成功开展首次B-52挂载飞行试验,并在12月授予洛·马导弹与火控公司9.89亿美元的正式研制合同,预计2022年12月完成导弹样机的研制工作。
图1 通用高超声速滑翔体概念图
预研方面,美军按既定框架推进高超声速吸气式武器方案(HAWC)和战术助推滑翔(TBG)两个演示验证项目,计划2020年开展首次飞行试验。继2016年成为HAWC项目主承包商之一后,美国雷声公司在2019年2月新获得6 330万美元的TBG项目海基技术方案验证合同,与洛·马公司在HAWC和TBG项目上形成有力竞争。雷声公司在6月巴黎航展期间公开表示与诺·格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HAWC项目(图2),在未来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型号研制生产上长期合作,并透露HAWC项目已成功完成关键地面试验;7月宣布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共同完成TBG项目的基线设计评审。此外,DARPA主导的“作战火力”(OpFires)项目在2019年10月完成第一阶段的助推器初始设计工作,将并行开展助推器方案深化研究和武器系统集成研制,计划在2022—2023年期间开展3次全系统飞行试验。(www.xing528.com)
图2 美国雷声公司2019年公布的高超声速武器概念图
在技术和装备双向并进的同时,美国在2019年着手制定提升高超声速工业基础能力的战略计划[4],指派国防部合同管理机构的工业分析小组从2019年2月开始调研当前美国工业基础生产高超声速武器的能力,以鉴定潜在的薄弱环节,重点关注领域包括产能、工业基础瓶颈、技术劳动力、材料、制造、研发支持、投资需求和样机设计以及将技术过渡至生产状态的能力。
此外,为加速催化高超声速武器作战能力生成,美国陆军已着手建立首个高超声速武器部队,在陆军新成立的多域特遣部队战略火力营下设高超声速导弹连(图3),采用陆军现有的高级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装配1辆指挥控制车及4辆升级版运输起竖发射车,每车装载2枚LRHW导弹,预计2021年完成组建,以期提前开展培训和演练,为更快形成作战能力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