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粗纱卷装与成形的方程和机构详解

粗纱卷装与成形的方程和机构详解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的环锭纺纱加工过程中,粗纱分为有捻粗纱和无捻粗纱,其卷装均采用圆柱型卷绕形式完成。(二)卷绕与成形方程因有捻粗纱机纺制的粗纱其应用更加普遍,重点以有捻粗纱为例,介绍其卷绕与成形方程以及机构。图8-15FA401 型粗纱机卷绕传动关系图传统粗纱机的变速机构包括差动装置和变速装置等,其作用是控制筒管和下龙筋的变速运动。

粗纱卷装与成形的方程和机构详解

在传统的环锭纺纱加工过程中,粗纱分为有捻粗纱和无捻粗纱,其卷装均采用圆柱型卷绕形式完成。有捻粗纱机的纤维适纺范围广,对温度、含油、回潮率等适应范围较大,应用更加普遍;无捻粗纱机的适纺纤维范围较窄,通常在毛纺纺纱系统的部分产品上有应用。

(一)卷绕与成形过程

1.有捻粗纱 图8-10 所示为有捻粗纱的卷装形式,为圆柱型平行螺旋线卷绕方式,属于长动程卷绕,需要通过锭翼与筒管的相对回转和相对移动两种运动的合成来实现。

(1)相对回转运动。锭翼与筒管做相对回转运动,利用二者的转速差引导粗纱沿筒管的径向自里向外逐层进行卷绕,管纱的直径也因此逐渐增加。

筒管与锭翼可以同向回转,也可以反向回转,一般多采用前者。当筒管转速大于锭翼转速时,称为管导式;反之,称为翼导式。纺纱中多采用管导式,在生产上有以下优点:

①当粗纱断头时,筒管上的纱尾在回转气流作用下,紧贴于管纱上,不致乱飞;

②随着卷绕直径的增加,管纱重量随之增大。采用管导式,筒管直径越大,其转速越低,动力消耗较均衡,回转亦较稳定;

③传向锭子的轮系中齿轮个数较少,开车启动时锭子总是略先转动,使压掌至筒管间纱段松弛,而翼导式开车瞬间该段张力增加,容易引起伸长或断头。

无论采用管导式还是翼导式,因粗纱捻向一定,故其转向不变,但因压掌位置不同,其绕纱方向相反,如图8-11 所示。

(2)相对移动。通过筒管与锭翼的相对移动,引导粗纱沿筒管轴向上下逐圈排列。为防止在卷绕和运输过程中因两端脱圈或两端崩塌而造成坏纱,卷绕动程应逐层缩短,以使两端形成截头圆锥形的卷装形式,如图8-10 所示。

图8-10 有捻粗纱卷装

图8-11 管导、翼导式卷绕方法

图8-12 无捻粗纱卷绕过程与成形

2.无捻粗纱 图8-12 (a)所示为无捻粗纱的卷装形式,采用卷绕滚筒和筒管边转动边往复横动的卷绕方式,将粗纱卷绕成圆柱形筒子。卷绕滚筒装在往复游车上,游车采用椭圆齿轮及曲柄滑块机构驱动往复运动,如图8-12 (b)所示。主动椭圆齿轮1 传动与其啮合的另一椭圆齿轮2,使伞齿轮4 一起转动,并带动曲柄轴6 转动,装在曲柄轴6 上端的曲柄7 也同时转动。曲柄7 上滑块8 受游车9 上的槽孔的限制,在槽孔上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游车9 左右往复运动,实现交叉卷绕。图中3 为轴,5 为伞齿轮。该卷绕装置粗纱卷绕线速度为:

式中:Vw——粗纱卷绕线速度,m/min;

   Vb——卷绕罗拉表面线速度,m/min;

   r——滑块旋转半径,m;

   N′k——曲柄轴转速,r/min。

(二)卷绕与成形方程

因有捻粗纱机纺制的粗纱其应用更加普遍,重点以有捻粗纱为例,介绍其卷绕与成形方程以及机构。

1.卷绕速度方程 为实现正常卷绕,必须保证任一时间内前罗拉输出的实际长度等于筒管的卷绕长度,即:

式中:Dx——粗纱管卷绕直径,mm;

   VF——前罗拉输出的线速度,mm/min。

式(8-19)表示了卷绕速度与卷绕直径的关系,称为卷绕速度方程。

在管导式卷绕时,筒管转速与锭翼转速之差称为卷绕速度,即:

式中:Nw——卷绕速度,r/min;

   Nb——筒管转速,r/min;

   Ns——锭翼转速,r/min。

将式(8-19)代入式(8-20),得筒管转速方程:

在一落纱过程中,粗纱的捻度是不变的,式(8-21)中的Ns 和VF 不变,但Dx 在一落纱时间内逐层由小变大,所以筒管转速Nb 将随粗纱卷绕直径Dx 的增大而逐层减小。由此可见,筒管转速Nb 是由恒速的锭速Ns 和变速的卷绕速度VF/(πDx)两部分速度合成的,而合成的结果仍是变速。

图8-13 所示为Nb、Ns、Nw 与卷绕直径Dx 之间的关系。可见,在一落纱的时间内,锭子速度不变,筒管转速与卷绕速度随卷绕直径的增加而逐层减小,并且在同一层纱内,筒管转速和卷绕速度也不变,但绕一层纱所需的时间随着层数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图8-13 一落纱过程中Nb、Ns 和Nw 与Dx 的关系

2.升降速度方程 有捻粗纱机上粗纱沿筒管轴向的紧密排列由龙筋的升降运动来完成。为实现正常卷绕,必须保证任一时间内龙筋的升降高度与筒管的轴向卷绕高度相等,即:(www.xing528.com)

式中:VL——下龙筋(筒管)升降速度,mm/min;

   h——粗纱轴向卷绕圈距,mm。

式(8-22)表示龙筋升降速度和卷绕直径的关系,称为粗纱机的升降速度方程。图8-14 所示为龙筋升降速度VL 与卷绕直径Dx 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落纱时间内,龙筋升降速度随卷绕直径的逐层增大而逐层减小,但在同一纱层内,龙筋的升降速度不变。实践表明,龙筋升降一单程所需的时间,随卷绕直径的逐层增加而增加。

图8-14 下龙筋升降速度VL 与卷绕直径Dx 的关系

(三)卷绕与成形机构

1.传统粗纱机 传统粗纱机的卷绕成形是由一个电动机及差动装置、锥轮(俗称铁炮)变速装置、成形装置、摆动装置、换向机构、张力微调机构等共同来完成。图8-15 所示FA401 型粗纱机,主轴由电动机传动,它一方面传向锭子,另一方面经捻度变换齿轮和捻度阶段变换齿轮传向上锥轮和前罗拉。上、下锥轮由小皮带传动,下锥轮经卷绕齿轮传向差动装置和升降齿轮,前者经摆动装置传向筒管,而后者经换向齿轮、升降轴传动下龙筋。锥轮皮带受成形装置的控制,沿锥轮轴向移动。由于锥轮为一圆锥体,各截面的直径不等,当移动锥轮皮带时,便改变了上、下锥轮的传动比,从而改变了筒管的转速和下龙筋的升降速度。图中:齿轮m 的齿数为56T,齿轮n 的齿数为68T;is 为主轴至锭子的传动比,id 为差速装置的传动比,ib 为齿轮n 至筒管的传动比,iz 为捻度齿轮至前罗拉的传动比;y 为锥轮皮带所在位置的上锥轮半径,c 为上下锥轮半径之和。

图8-15 FA401 型粗纱机卷绕传动关系图

传统粗纱机的变速机构包括差动装置和变速装置等,其作用是控制筒管和下龙筋的变速运动。

①差动装置。差动装置利用同一对锥轮同时完成筒管和下龙筋的变速运动,位于粗纱机的主轴上,处于锥轮至筒管间的位置,其结构为一周转轮系,作用是把主轴传入的恒速和锥轮传入的变速合成一种速度,通过摆动装置再传动筒管,以完成卷绕作用。图8-16 所示为FA401 型粗纱机差动装置。

采用差动装置,使主轴承担大部分载荷,锥轮仅负担变速部分的传动,可大大减轻锥轮的负担和锥轮皮带的溜滑;工艺上改变粗纱捻度需要调换捻度牙时,可在前罗拉输出速度变化的同时改变上、下锥轮速度,使卷绕速度相应变化,而不需作其他调节即可保持粗纱的正常卷绕;此外,落纱生头时,只需抬起下锥轮,使卷绕速度等于零,前罗拉输出的须条可作生头时包筒管用,而不需另外的生头机构。

②变速装置。如图8-17 所示,在传统粗纱机卷绕过程中,变速是通过一对上、下锥轮的外形曲线来实现的,其原理是在任意皮带传动位置处,上、下锥轮的半径和为一常数。变速装置由锥轮、皮带和带动皮带在锥轮上移动的皮带叉等部件组成。主动锥轮由主轴传动,速度恒定,并通过皮带传动被动锥轮,移动皮带位置,则被动锥轮变速。当空管卷绕时,锥轮皮带处于起始位置,在主动锥轮的大端,也即被动锥轮的小端,此时,被动锥轮转速最大;以后每卷绕一层粗纱,成形装置控制锥轮皮带向主动锥轮小端移动一小段距离,主动锥轮直径减小,被动锥轮直径增大,转速减慢。

图8-16 FA401 型粗纱机差动装置

图8-17 粗纱上、下锥轮变速装置

2.新型粗纱机 随着计算机、变频电动机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型粗纱机的卷绕与成形也向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图8-18 所示,现代新型粗纱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控制多个变频电动机,分别传动锭翼、罗拉、筒管、龙筋等机构,实现粗纱机同步牵伸、卷绕成形的要求,简化了传动机构,提高了控制精度,也为粗纱机高速化提供了技术保证。其中,卷绕机构采用电子成形粗纱卷绕,取消了传统粗纱机中的差动装置、锥轮变速装置、成形装置、摆动装置、换向机构、张力微调机构等机械装置。

新型粗纱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图8-18 多电动机粗纱机传动控制示意图

图8-19 四电动机控制系统

1—锭翼电动机 2—筒管电动机 3—龙筋电动机 4—罗拉电动机

(1)电子成形控制系统。以某公司四电动机控制系统粗纱机为例,如图8-19 所示,四个电动机分别独立驱动,其中卷绕部分的锭翼电动机控制锭翼转动,筒管电动机控制筒管转动和龙筋升降。在电动机上安装的速度变换器由微计算机进行同步控制,只要输入平均锭翼转数和粗纱定量等基本条件,计算机便可根据卷绕直径的变化自动改变卷绕转速。

(2)电子成形卷绕方程。由粗纱的卷绕方程式可知,在一落纱中,随着卷绕的进行,纱层的增加导致筒管的卷绕直径逐步增大,而粗纱每层的厚度基本无差异,按照这一规律,可求得:

式中:Dx——卷绕第n 层粗纱时的卷绕直径,mm;

   D0——空筒管直径,mm;

   n——粗纱卷绕的层数;

   δ1——粗纱初始卷绕厚度,mm;

   Δ——粗纱每层厚度的增加值,mm。

由此可得,电子成形粗纱机的筒管卷绕方程为:

粗纱初始卷绕厚度主要与粗纱的定量(粗细)有关,按下式而定:

式中:W——粗纱定量(g/10m);

   γ——粗纱密度,不同原料其粗纱密度也不同(g/cm3)。

粗纱每层增加值Δ 的大小与锭翼结构、一落纱中的压掌压力变化等有关,但对同一机型其Δ 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Δ 主要影响纺中纱和大纱时的筒管转速,亦即影响中、大纱的卷绕张力,因此,Δ 应在δ1 设定后再进行相应设定或调整粗纱的张力为宜,Δ 一般为δ1 的0.3%~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