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尼文化之乡,探访云南红河州的玛玉茶乡」

「哈尼文化之乡,探访云南红河州的玛玉茶乡」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河州为云南第五大茶区,但红河州缺少知名茶山,这也许与当地茶文化氛围有关,在朋友的相约下,我们冒着七月的雨前往江城、绿春、元阳等哈尼文化之乡。晚上继续前行,晚上10点左右于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乡住下,度过了凉爽、宁静的一夜,第二天一早,在烟雨蒙蒙中赶往玛玉茶的故乡。玛玉茶种因发现于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而得名,为云南省地方群体优良品种。玛玉古茶山上的和谐乡村

「哈尼文化之乡,探访云南红河州的玛玉茶乡」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红河美景多,但茶山的知名度不高。红河州为云南第五大茶区,但红河州缺少知名茶山,这也许与当地文化氛围有关,在朋友的相约下,我们冒着七月的雨前往江城、绿春、元阳等哈尼文化之乡。

2020年7月的一天中午,李琨、王文贵、张颜辉和我四人从普洱出发,到江城县国庆乡田房古茶山,特意考察一个叫柏木山的古茶园,园主杨忠波从缅甸移植了数十株大茶树栽种在柏木山,长势很好。柏木山距离江城县城只有5千米,古茶园面积有300余亩,茶树多为林下茶,品质、口感与易武茶相似。自大茶树从缅甸回归江城就引起了高度关注。

这批大茶树的来历有些不简单,当年做木材生意的杨总来到缅甸八莫伐木,看到这里有成山成片的大茶树,就动了心思,办理通关手续进口了这些大茶树,部分落户江城柏木山。

红河哈尼梯田

八莫是缅甸克钦邦的一个城镇,位于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上游,居住着克钦族(中国称景颇族)、掸族(中国称傣族)、缅族、华侨和印侨,是缅甸克钦邦的第二大城镇,华人称之为“新街”。13世纪这一地区被蒙古军队占领,直到18世纪清军还长期进驻八莫,到19世纪后期缅甸被英军侵占,成为英殖民地。这些“回归”的大茶树有的径围2米多,估算树龄为600~800年,茶树品种多为栽培型中小叶种,为元代、明代的华人所种植。

下午从柏木山返回的路边拾到不少野蘑菇,就在南天门一家农家乐美餐一顿。晚上继续前行,晚上10点左右于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乡住下,度过了凉爽、宁静的一夜,第二天一早,在烟雨蒙蒙中赶往玛玉茶的故乡

玛玉茶种因发现于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而得名,为云南省地方群体优良品种。考察询问当地的茶企、茶人,了解不少地方政府的宣传内容后,总是觉得缺少一些什么。担心白天的所见、所闻、所思会淡忘,晚上回绝了酒宴,特为此写下一篇《玛玉古茶山的前世今生》。

玛玉茶仅以一个茶树的品种混迹茶叶江湖,并有一席之地实属不易。但茶树品种易传播到外地种植,也可称玛玉茶。以我多年写茶山的经验,应该以“玛玉古茶山”的面目出现更有利于品牌的推广。写清楚古茶山的位置、范围、环境、土壤、茶树品种、种茶人的人文历史、茶叶的品质特点等要素。

在云南,很多地方的茶历史文化都会很牵强地联系到诸葛亮身上,忽略了当地民族变迁的草根文化,没有去挖掘一些本来有据可查的历史、故事,反而引用虚化的故事、传说,并且各地雷同度高,其实是一种文化不自信。(www.xing528.com)

考察完玛玉古茶山,回到美丽的山城绿春县,连续下了几天大雨,原计划去的地方路被冲毁,受一个老乡的邀请到了元阳县俄扎乡勐仲村的多沙古韵初制所。

俄扎乡勐仲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西南部,距离元阳县城130千米,距绿春县城仅40千米。多沙古韵初制所有片近300亩的茶山,茶山为20世纪70年代集体种植,因茶厂建在多沙小组后山,而取名多沙古韵初制所。这里海拔1850~1900米,茶园隐藏在密林之中,顺着原始森林的土路前行2千米,一路云雾缭绕,终于见到一片茶园和一座饱经沧桑的茶厂,村干部介绍这个茶厂是一个集体企业,曾经是乡里的明星企业,为当地发展茶产业起到“星星之火燎原”哈尼山寨的作用,目前全村有茶园2000多亩,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当前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下,当地政府和挂钩扶贫单位积极招商引资,盘活集体资产,计划将硬化进厂公路、架通电、改造初制所等基础设施,使老树发新芽,老厂换新貌。

勐仲村虽山高谷深,但森林植被极好,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风光秀美,古朴的哈尼寨子,美丽的哈尼梯田,或宽或窄,或长或短,在绿油油的秧苗和茶叶的衬托下,更显生机蓬勃,犹如一幅水墨画,让人流连忘返。

红河中越分境线

马鞍底茶农

从多沙回来后,我们来到绿春县城边的八尺山茶园。八尺山茶园与绿春县城仅一沟之隔,公路近2千米,茶园种植于20世纪60年代,面积200余亩,茶树品种多从普洱引进,茶园管理较好,初制所可以算是绿春最标准规范的,茶叶品质在红河茶区属上乘。茶园边是八尺山水库,秀丽的茶山风光,是绿春县距离县城最近的一片观光茶园,是摄影爱好者拍摄县城最佳的地方,是绿春人登山踏青的好去处,我畅想着坐在八尺山观景台上,品着香茶,赏着哈尼茶乡文化,看着县城美景……

第三天一早,我们到绿春县政府向常务副县长做了1个多小时的汇报交流,前往金平县的马鞍底乡,上到茶山已经是下午,在山上走访了3个多小时,晚上到地西北村的街上吃饭,当返回到元阳县城时已是凌晨1点。第四天返回了普洱,短短4天茶山之行,行程近1500千米,虽然辛苦,但收获颇多,也为红河州写了“玛玉古茶山”和“马鞍底古茶山”两座古茶山的文章,也许对当地茶产业发展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此书完稿前的最后一次茶山行。

玛玉古茶山上的和谐乡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