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茶产业的发展与历史上普洱茶的贸易分不开。普茶得名于明代,谢肇淛《滇略》(1620年)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是普茶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清·赵学敏(1765年)撰《本草纲目遗》云:“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
普洱,在西汉时属益州哀牢地,东汉时属永昌郡,南诏时名步日脸,宋代名步日部,元代改元江路,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普洱治地改名为普洱,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民国二年(1913年)普洱府撤销。从雍正七年至民国二年(1729—1913年),普洱府历时184年。
思茅城区思澜公路碑
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准确讲应该称“思茅市复名为普洱市”。
因古代茶的名字多习惯用地名命名。“普洱茶”的名称,最根本还是由民间在普洱长期贩卖交易而形成,并在贸易中形成了普洱茶文化。因云南在唐宋时期属相对独立的南诏国、大理国管辖,云南茶叶与西藏的贸易交往记录保留较少。
古代茶叶贸易的不断发展,为普洱茶的远程运输销售奠定了基础。普洱茶通过“茶马古道”在唐代以后不断销往四面八方,西藏尤盛。阮福《普洱茶记》记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www.xing528.com)
宋代形成“茶马互市”,商人们将云南的茶、盐及内地的丝绸运销康藏沿线,又将康藏的马、麝香、羊皮、羊毛及来自印度的珠宝、首饰运回。为扩大这种边境贸易并征收税收,宋朝政府特于四川雅安设博易场和茶马互市司,定期组织大规模的贸易。
在南诏国、大理国存在的480余年的时间里,多数时期与唐宋关系较好,使云南与内地经济往来盛况空前。交易主要以茶马交易为主,“马之来,他货亦至”,以盐、茶、马为云南主要商品的对外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
兴于唐、盛于宋的茶马交易,进一步推动了普洱茶在全国的销售。至元代,普洱茶更是成为云南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中说:“金齿、白夷(指傣族)交易五日洱集,以毡、布、盐、茶,相互贸易。”《滇云历年志》载:“六大茶山产茶……各贩于普洱。由来久矣。”可见普洱茶这一名词最早是由民间茶叶交易而形成,在明代正式载入史书。
镇沅难搭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