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效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成1333万多hm2基本农田,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水土保持工作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经测定,梯田每亩可增产粮食约100kg,全国因此每年可增产粮食160亿kg。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各类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建成了一批果品生产基地,形成了新兴的地方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新中国成立以后,营造经济林466.7万多hm2,年增产果品250亿kg,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2.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效益
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综合治理促进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已有21.8万hm2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陕西无定河流域通过二期治理,治理区人均产粮达到590kg,人均收入1308元,比治理前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了脱贫。
3.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效益(www.xing528.com)
“长治”工程经过10年艰苦奋斗,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亩,人均产粮达到450kg,比治理前增长18%,人均纯收入达到1034元,是治理前的2.4倍,800多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摆脱了贫困。许多小流域呈现梯田层层、果满枝头、山清水秀、人富粮丰的新景象,改变了贫困面貌,走上了生态、生产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道路。又如陕西、江西、甘肃一些地区通过造林种草,不仅绿化了荒山,控制了水土流失,还解决了群众的烧柴问题,解决了牲畜的饲草问题,解决了部分用材问题。全国所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已使100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重点治理区群众脱贫率普遍在90%以上。受到治理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水土保持被誉为“德政工程”、“富民工程”。
4.促进社会进步的其他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