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一次平衡”分析,就是在区域现状供水能力与外延式增长的用水需求间所进行的供需平衡分析。
在水资源需求方面,按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前提下考虑用水需求。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量部分考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如工业需水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自然调整和各部门经济量的相对变化,但各部门经济存量的用水效率仅在常规技术进步条件下有所改变,如先进技术设备、生产工艺所带来的节水效益所导致的经济增量的用水效率提高;灌溉需水考虑种植结构的调整、作物品种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有农田灌溉面积和新增灌溉面积的定额均有所下降,新增灌溉面积定额选取要更先进一些;生活需水考虑人口增长,城市化程度提高,生活用水定额增加,包括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生活水平提高所引起的用水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需水方面,城镇绿化等河道外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主要是依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来确定。
在水资源供给方面,在不考虑新增供水投资来增加供水量的前提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指导思想,对现状实际供水规模进行两方面修正:一是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基流条件下计算国民经济可供水量;二是要扣除现状实际供水中非正常的供水手段增加的供水量,从而得到现状条件下合理的可供水量,如要扣除地下水超采量等。
水资源“一次平衡”分析,是希望了解和明晰现状供水能力与外延式用水需求条件下的水资源供需缺口,该缺口充分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从而对无直接开源、节流和治污(污水处理及回用)投资下未来水资源供需形势有一个清晰的定量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水资源“一次平衡”分析的供需缺口为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污水处理回用措施提供了集成型操作平台,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当地水资源进一步挖潜,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进一步开发、污水处理回用等提高流域供水能力,以及通过提高水价、工程性节水措施、量化管理等抑制用水需求增长,使供需缺口的上下包线同时向内收缩,以解决或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www.xing528.com)
根据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大凌河流域在无直接开源、节流、治污(污水处理及回用)投资条件下未来的新增需水量即为新增的缺水量。为了充分体现“三先三后”的原则,并根据新时期“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始终遵循“节水防污”这一永恒主题,重点考虑推荐节水情形下基于现状工程供水能力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状况。
利用所构建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和开发的计算软件通过45年长系列逐月调算,确定大凌河流域基于现状工程供水能力和推荐需水条件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即2010年、2020年、2030年在多年平均情景下,全流域缺水量分别为3.60亿m3、4.68亿m3、5.20亿m3,缺水深度分别为25.9%、31.2%、33.4%;在供水保证率75%情景下,全流域缺水量分别为4.30亿m3、5.44亿m3、5.97亿m3,缺水深度分别为28.7%、33.6%、35.5%;供水保证率95%情景下,全流域缺水量分别为5.83亿m3、6.96亿m3、7.50亿m3,缺水深度分别为38.9%、43.0%、44.6%。
总之,大凌河流域即使以现有的水源工程应对未来有节水投资条件下的需水增长态势,其缺水形势还是相当严峻而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因此,本次不再计算和分析无节水投资情况下水资源“一次平衡”的供需缺口情景。
基于水资源“一次平衡”分析结果,大凌河流域必须实行“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确保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农业高产稳产、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健康、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