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风气候是反映从大尺度气候系统到中尺度现象,再到最小尺度特征的影响的风气候。从气象学的角度,更多的是代表微观尺度的气候特征,这也是微观选址术语的由来。
各种影响风的地形地貌特征一起,组成了局地的地理特征。在地表附近,中小尺度的山体,与典型的植被和障碍物密度的变化,对风速的影响程度是差不多的[4]。图1-3展示了,在距地面10m高处,从丹麦海岸线向内陆推进的平均风速的波动情况(有一定程度夸张)。在微观选址时,应该对图中各种局地的微观地形地貌特征予以充分的考虑。基本上,在局地建立测风塔可以实现对测风点的风资源评估。若考虑各种局地效益,也可以对不同高度和测量点附近不同地点的风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估。
图1-3 由于局地地形影响,10m高平均风速的波动情况[4]
在世界大多数地方,风气候本质上取决于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如中纬度西风、信风带和季风等。局地风气候是大尺度系统和局地效应的叠加,其中大尺度系统决定了风资源的总体走势(长期的)。因此,对大尺度系统的研究通常需要多年的长期测风数据,而局地风数据的测量可以较短(一年)。风数据的长期相关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局地效应和大尺度系统的相关性,本书第5章将专门对此进行阐述。(www.xing528.com)
必须考虑和评估的最重要的局地效应包括:障碍物遮挡效应(如果测量高度较低,则变得尤为重要)、地形效应、地表粗糙度条件和地表热效应(大气稳定度)[1]。本书将在第2章和第3章对这些效应,从物理理论到工程应用做较为深入的阐述。
风资源是一个统计量,对风资源的评估也是从风速和风向数据的统计开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就地建设测风塔,以降低风资源评估和风力发电机组载荷评估的风险。测风塔的数量由风电场的复杂程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测风塔的高度一般尽量接近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但需同时在多个高度测风,以便更好地评估局地效应对风的影响。由于测风塔的建设难度较大,近些年,基于地面的可测量数百米高度的远程传感器,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书将在第8章中对风数据的测量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在第2章中对测风塔的代表性问题进行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