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上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平面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如图7-5所示。
图7-5 建筑方格网
建筑方格网适用于地势平坦,按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建筑场地。由于建筑方格网的轴线与拟建建筑物主要轴线平行或垂直,因此,一般情况下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设也较为方便,且精度较高。测设时先确定方格网的主轴线,再布设方格网细部轴线。由于建筑方格网必须按总平面图的设计来布置,测设工作量将成倍增加,其点位缺乏灵活性,易被破坏,所以在全站仪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建筑方格网有逐步被导线(网)所取代的趋势。
1.建筑方格网的布设
建筑方格网的形式有正方形和矩形两种,方格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图上各种已建和待建的建筑物、道路及各种管线的布置情况,结合现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当场地面积较大时,常分两级布设,首级可采用“十”字形、“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后再加密方格网;若场地面积不大,则应尽量一次布设成方格网。建筑方格网的建立和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方格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3的相关规定。
表7-3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2)方格网点的布设,应与建(构)筑物的设计轴线平行,并构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
(3)方格网的测设方法,可采用布网法或轴线法。当采用布网法时,宜增测方格网的对角线;当采用轴线法时,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点位偏离直线应在180°±5"以内,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其直角偏差应在90°±5″以内,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不应大于2.5″。
(4)方格网点应埋设顶面为标志板的标石,标石如图7-6所示。
图7-6 建筑方格网点标志规格、形式及埋设图
1—φ20 mm铜质半圆球高程标志;2—φ1~φ2 mm铜芯平面标志;3—200 mm×200 mm×5 mm标志钢板;4—钢筋爪;h—埋设深度,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高程确定
(5)方格网的水平角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4的规定。
表7-4 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www.xing528.com)
(6)方格网的边长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往返观测各一个测回,并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
(7)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后,应将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确定归化数据,并在标石标志板上将点位归化至设计位置。
(8)点位归化后,必须进行角度和边长的复测检查。角度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90°±8″,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90°±12″;距离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D/25 000,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D/15 000(D为方格网的边长)。
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先确定方格网的主轴线,再布设方格网。
(1)主轴线测设。
建筑方格网是根据施工场地已知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设的,测设方法同建筑基线。如图7-7所示,AOB、COD为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A、B、C、D、O是主轴线上的主位点,称主点。主点的测量坐标一般由设计单位给出,也可在总平面图上用图解法求得一点的施工坐标后,再根据主轴线的长度推算其他主点的测量坐标。
图7-7 主点的调整
测设方法如图7-7所示,先测设主轴线AOB,其方法与建筑基线测设相同,要求测定∠AOB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再测设与主轴线AOB相垂直的另一主轴线COD,将经纬仪或全站仪安置于O点,瞄准A点,依次旋转90°和270°测设出C′和D′点,精确测出∠AOC′和∠AOD′。
分别算出β1=90°-∠AOC′,β2=90°-∠AOD′,并按下式计算出调整值d1和d2,即
式中:L——OC′或OD′的距离。
由C′点沿垂直于OC′方向量取d1长度得C点,由D′点沿垂直于OD′方向量取d2长度得D点。点位改正后,应检查两主轴线交角和主点间的水平距离,其值应在规定限差范围之内,否则需要作二次调整。
(2)方格网点测设。
如图7-5所示,在主轴线测设合格后,在主点A安置全站仪,照准B点,根据方格网设计数据,依次定出2、5点;再分别于主点A、B、C、D处架设全站仪,依据设计数据依次测出E、F、M、N、1、4、3、6等方格网点。在方格网点测设完成后,于各方格网点上架设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其角值是否满足在90°±5″以内的要求,并测量各相邻点的距离,与设计值相比,检查误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