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温度分别为T2和T1的液体流体由厚度为d的壁面隔开,如图9-11所示。
穿过壁面的总的热流F为
Q=F·q=F·k·(T2-T1)=F·k·t;t=(T2-T1)(9-14)
来自左侧的流密度是
去往右侧的流密度是
T1<T2,因此δ1<δ2。它们的差异仅仅是损失。热传递过程的效率是
当t→0时,我们得到η→1;然而,对于任何给定的Q,q→0,F→∞。
假定壁面是平的,或者它的曲率半径比壁厚大得多,投入的是
εB=Fdρξ(9-18)
标准的时间内传递的热量是
而消耗的是
净系数是
最后,主要的经济学标准是
由∂Z/∂t=0,我们得到(T1+t)2=βT0t2,最优的温降为(www.xing528.com)
取α=T1/T0,对于最大的总效率,我们有
最大效率η和topt的关系如图9-12所示。很明显,只有在充分高的无量纲特征指标值时才可获得高的总效率。q了更加具体的分析,我们引进假想的温度降
这需要传递热流dρξ/τ,来提供在时间τ内壁面能量损耗。现在这一准则
(βT0)1/2=(T0/tf)1/2(9-26)取了参考温度和假想温降的比的二次方根的形式。
管壳式的对流式高压空气加热器的数据资料为,入口温度为450K,d=1cm,k=50W/m2K,ξ=100MJ/kg的钢管,ρ=1×104kg/m3,生命周期为10年,5500h/年时有
图9-12 最大总效率随特征指标(βT0)1/2的变化,以及相同指标下的理想温降(Iantovski,1998)
如果高压空气被加热到600K,则α=2,t=36.8K,η=0.090。
到此,我们已经考虑了当T>T0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制冷(T<T0)的情况;如图9-11所示。热流跟之前一样,从左边传递到右边;然而,流流动的方向相反。重复之前的分析,我们得出
主要的评价是
由∂Z/∂t=0,我们得到
topt=T2·[1±(βT0)1/2]-1(9-29)
式(9-29)中的负号并没有物理意义,因为不可能t>T2。对于一个典型的工作在180K的制冷换热器,由铝管制成,其中ρ=3000kg/m3,d=2mm,ξ=300MJ/kg,k=1000W/m2K,并且τ=10年,我们有(β×T)1/2=180,topt=1K,这与通常实际应用中的情况相同。注意到,k是总的传热系数,它包括壁面本身的热阻(d/λ)和在壁面两侧的对流换热热阻α1和α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