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来看,在完整流域被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情况下,推动、协调并完善不同行政区间的跨界合作机制,才能最终解决北京水资源问题。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多方合作实现可持续的有效的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途径,文中以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例,旨在提出跨流域调水及其生态补偿机制这一应对城市水危机的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并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基础研究

打破行政区划条块分割,对完整流域进行上游水资源补给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上下游水资源整合调度,需考虑以下内容:

a.全面查阅历史文献、档案和统计资料,深入研究金元以来不同时期北京上游各流域森林覆被与砍伐状况、草地退化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及其互动关系,总结北京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经验。并由这些资料来复原不同时期人口、聚落、水井渠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退化、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结构的空间特征,全面评价金元以来北京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由来,为复原区域最佳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b.从流域实地考察与调查入手,确定已枯竭的水井开挖、利用和干涸的大体年代,进行综合性多学科研究,探索流域井泉干涸、湿地萎缩的原因,以行洪下泄径流量及其季节分配调查为主,对滦河流域及沿河各测站进行重点调查研究,收集气象水文资料,同时加强对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及工农业和城乡生活用水的调查,特别注意跟踪官厅水库及其上游水质污染状况,辨识人文因素与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捕捉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力。对滦河流域和永定河上游洋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及拒马河流域,做相应的考察和调研,获取可资对比研究的生态环境、水资源资料,突出潮滦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涵养水资源、治理水土流失的数据资料,为相关流域提供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的成功经验。

c.关注地方政府涵养水源与保障供水的政策及对当地群众供水传统和供水意识的调查与对比研究。选择一个流域开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建立健全与水资源涵养相关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思路。坝上坝下地区是京津唐主要水源补给区,又是北京、天津的重要风沙源和风沙通道,配合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展相关研究,为修复草地防沙治沙、涵养水源提供新思路

d.南水北调实现后,建议加强对北京地区环境后效的投资和经济效益的跟踪研究,科学配置当地水、外地水和非常规水源,有效限采地下水,希望逐渐改变北京地下水埋深20米,漏斗区达2000平方千米的状况,避免区域性“水破产”危机的出现。

通过研究,全面认识北京地区各流域森林覆被、水资源状况,并进行客观评价,增加对上游地区涵养水源重要性的认识与投入,以及水资源调度、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选择一个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证水利设施永续利用;开展多方面研究,寻求多种途径,提供解决新时期首都水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保障北京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超采深层地下水及其带来的地下漏斗区不断扩大、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埋深不断加深的问题;论证并把握跨流域引水北京的优势和问题,提出开拓北京应急水源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及保障率。

(2)关键问题——建立流域生态和生态补偿制度 (www.xing528.com)

地理学提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修复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的调控机理。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北京地区突出的水资源问题,阐明人类活动对上游生态环境和下游水资源造成的严重影响,意在以加强潮白河、永定河(主要是洋河)、拒马河上游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的研究为核心,改善流域生态、涵养水源、增加水资源供给、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基于研究人类活动影响环境演化下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识别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导致的水循环异常,以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调控北京水资源紧缺的新思路是实现北京城市水安全的重要途径。在调研对比的基础上,可借鉴潮滦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建立流域生态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恢复永定河(主要是洋河)、拒马河、潮白河上游水源涵养林(乔木灌木)、草场,实现历史上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最佳状态。

在北京水源的上游,在建立跨区域有偿用水和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北京市与张家口市、承德市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赤城滦平丰宁三县共补偿资金5665万元。按正常年计算滦平县年可节约灌溉用水1260万立方米,赤城县每年可为北京多供水大约2000万立方米。

近期,在潮河、滦河和白河上游的考察中,发现稻改旱项目改种节水型大田农作物,节约了水资源,也减少了农药化肥对河水的污染。建议北京市人民政府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北京水源上游的研究和投入,尤其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恢复生态建设,涵养上游水源,建立完善的流域生态和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涵养水源的成果。建议引进水资源可承载力和可持续利用概念,全面了解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互动机制。

总之,多年来,除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外,没有哪一个政府部门关注流域上游生态补偿和上游水资源涵养及上下游水资源整合调度,调蓄多年超采深层地下水这一重要问题。北京作为首都,率先在赤城、丰宁和滦平三县稻改旱,并支持展开流域上游水资源状况和生态补偿机制的调研,将调研成果及时上报国务院及有关职能部门,最终由国务院协调解决流域生态环境、涵养上游水资源、养蓄多年来超采的深层地下水,从根本上解决流域供水安全问题。目前来看,在完整流域被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情况下,推动、协调并完善不同行政区间的跨界合作机制,才能最终解决北京水资源问题。

城市水环境问题是目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亦不易解决的难题,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形势下,城市水环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健康的水环境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城市与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多方合作实现可持续的有效的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途径,文中以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例,旨在提出跨流域调水及其生态补偿机制这一应对城市水危机的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并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