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拓北京水源的历史回顾介绍

开拓北京水源的历史回顾介绍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金朝建都以来,历元明清各封建王朝为每年巨额漕粮运输和宫苑点缀与美化,不断开拓西山泉池、浚治近畿河湖,乃至导引昌平白浮泉水,有效地保障了那时北京城市对水源的需求,创造了人间奇迹。无疑,这在北京水源开发和供给的历史上是巨大成就和伟大创举。举凡这些措施,在保障北京市域目前的供水方面可谓已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面对北京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这些措施明显地暴露出局限性。

开拓北京水源的历史回顾介绍

自金朝建都以来,历元明清各封建王朝为每年巨额漕粮运输和宫苑点缀与美化,不断开拓西山泉池、浚治近畿河湖,乃至导引昌平白浮泉水,有效地保障了那时北京城市对水源的需求,创造了人间奇迹。

新中国定都北京之后,随着各项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供水规模显然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正当北京面临大规模经济建设,水资源需求迅速增长的时候,有关专家即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在更大范围内引水的计划和设想:“凡是‘北京湾’周边山麓的水流,无论巨细,都应当考虑在引水计划之中,其上源可以远达潮白河。”当时,侯仁之还指出,“引水的来源,西自永定河,东北至潮白河,中途包括‘北京湾’西北部的一切泉流,总汇为一,这就足以保证未来首都地上水的来源,不断增加”[1]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在建成官厅水库之后,又陆续修筑了十三陵、怀柔密云等大、中型水库,开凿了京密引水渠,使在“北京湾”北部开辟水源的设想一一化为现实,从而保证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北京不断增长的工农业和社会生活用水的需要。无疑,这在北京水源开发和供给的历史上是巨大成就和伟大创举。

由于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尤其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迅猛增长的水源需求,至80年代中期,北京市供水保证率在50%的情况下,缺水量即已达0.67亿立方米;供水保证率在75%时,缺水量则达4.6亿立方米。面对水源紧缺的局面,北京有关单位不失时机地采取了合理安排用水计划、加强科学管理、开源节流、保护水源、完善水利工程、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措施。其中在完善水利工程方面,包括开拓海子水库、扩大库容,使蓄水总容量达到1亿立方米;建成白河堡水库、十三陵补水工程、东水西调工程和向阳闸工程,使白河水可西调官厅水库,南补十三陵水库,东供密云水库,形成白河堡、密云、官厅、十三陵、怀柔五库联珠,大大优化了市域水源枯丰调度,基本保障了北京水源的稳定供给。 (www.xing528.com)

举凡这些措施,在保障北京市域目前的供水方面可谓已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面对北京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这些措施明显地暴露出局限性。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保证北京未来供水的关键应该是开辟新途径,获取新水源。

[1]侯仁之.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