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通常有三大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在工业中,又分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以及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目前,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为52%,其中,制造业产值又约占工业总产值的45%。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有人将制造业称为工业经济年代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方面制造业创造价值、生产物质财富、创新知识;另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各种先进的手段和装备。在工业化国家中,约有1/4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纵观世界各国,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达,它的经济必然强大,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其制造业功不可没。
制造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以至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和深刻的,下面将从8个方面进一步说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制造技术和制造业的发展。
2)制造业,特别是机械装备制造业,其技术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一个企业现时的竞争力,更决定全社会的长远效益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可以说,制造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物质保证。
3)制成品出口在国际商品贸易中一直占有较大的份额,如美国制成品的出口额1980年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为64%,到1995年上升为78%;日本1980年比例为95%,1995为96%;我国1980年制成品出口额的比例为48%,1995年上升为81%。因而,发展制造业,提高制造技术是影响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www.xing528.com)
4)要加快经济增长,在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之间必须保持协调发展。脱离制造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空中楼阁。没有农业、制造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制造业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物质保障,是支持服务业更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5)制造业是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必须相互依赖、相互推动地共同发展,没有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就不可能较快地实现高技术化;反之,若没有制造业的拉动和支持,也不可能有信息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6)制造业是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制造业从业人数1987年为9 805万人,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至1.7亿人。当然,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从业人数已呈减少趋势,但在我国最近几十年内,制造业从业人数增加趋势不会改变。
7)制造业是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支撑,它不仅为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提供经费支持,还为研究开发提供许多重要的研究方向与课题及先进的实验装备。
8)制造业也是实现军事现代化和保障国家基本安全的基本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