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坝基地质条件分析

坝基地质条件分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4-1河床块石砂卵砾石(中层)物理性质试验结果注:密度为室内试验最大干密度。在中层的下部做了14组干密度试验、4组相对密度试验和6组颗粒分析试验。试样相对密度为0.78~0.91,平均为0.87。天然状态孔隙率为21.0%~22.1%,平均为21.5%。至2075.00 m高程时,大孤石含量降至10%左右,以冲积砂卵砾石为主,较密实。钻孔抽水试验确定,下层(Ⅲ岩组)渗透系数为5.36×10-2~5.5×10-2 cm/s,均值为5.43×10-2 cm/s;室内渗透试验测定渗透系数为1.31×10-3~4.5

坝基地质条件分析

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厚度一般为40~50 m,最厚达54~56 m。按其颗粒组成、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和特性的差异,可分为3层:上层为块石碎石土,纵向厚度为6~17 m,层底高程为2073.00~2083.00 m;中层为块石砂卵砾石层,纵向厚度为5~13 m,层底高程为2067.00~2069.00 m;下层为砂卵砾石层,横向厚度为12~37 m,层底高程起伏较大,为2050.00~2030.00 m。上部块石碎石土系崩坡积成因,结构松散,局部架空,不宜作为大坝基础。

河床冲积块石砂卵砾石层和砂卵砾石层处于正常河水位以下,因处峡谷区河道内无河漫滩,察勘难度极大,可行性研究阶段仅在钻孔内进行了取样和现场动力触探、抽水、声波和旁压试验,初步设计阶段在围堰挡水的条件下对河床覆盖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1)块石砂卵砾石层

粒度成分及物理性质

根据孔内取样试验,该层呈中等密实状态,无胶结。粒径大于150 mm的占22.0%,粒径为80~150 mm的占14.43%,粒径为5~80 mm的占39.36%,粒径为0.15~5 mm的占15.43%,粒径小于0.15 mm的占8.78%,干密度为1.83~2.15 g/cm3,平均值为2.03 g/cm3,颗粒级配见表2.4-1。

表2.4-1 河床块石砂卵砾石(中层)物理性质试验结果

注:密度为室内试验最大干密度。

施工阶段在中层的上部(2083.00 m高程)做了9组干密度试验(结果见表2.4-2)和9组颗粒分析试验。在中层的下部(2073.50~2074.20 m高程)做了14组干密度试验(结果见表2.4-3、表2.4-4)、4组相对密度试验和6组颗粒分析试验(结果见图2.4-1至2.4-6)。

表2.4-2 坝基2083.00 m高程干密度试验结果

表2.4-3 2073.50 m高程干密度、相对密度试验结果

表2.4-4 坝基2073.50~2074.20 m高程干密度试验结果

图2.4-1 坝纵0-90 m坝横0+53.7 m(高程2074.20 m)颗粒级配曲线

图2.4-2 坝纵0+63.5 m坝横0-39.3 m(高程2074.10 m)颗粒级配曲线

图2.4-3 坝纵0+52.1 m坝横0-65.9 m(高程2074.10 m)颗粒级配曲线

图2.4-4 坝纵0+61.6 m坝横0-63.0 m(高程2074.00 m)颗粒级配曲线

图2.4-5 坝纵0+66.6 m坝横0-123.3 m(高程2073.50 m)颗粒级配曲线

图2.4-6 坝纵0+57.1 m~坝纵0-147.2 m(高程2073.70 m)颗粒级配曲线

施工现场所做试验颗粒的干密度值为2.11~2.16 g/cm3,平均为2.14~2.15 g/cm3,与钻孔取样所做试验的值基本一致,略为偏大,这与事实相符,因为钻孔样为扰动过的。试样相对密度为0.78~0.91,平均为0.87。天然状态孔隙率为21.0%~22.1%,平均为21.5%。从6组颗粒分析试验结果看,该层粗颗粒居多,粒度不均匀,不均匀系数平均为13.93,属不良级配。这与钻孔取样描述一致。

控制粒径66.24 mm,有效粒径4.755 mm,孤块石含量约占10%,含泥量:砾石中为4.13%,砂中为25.93%(平均值)。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层、下层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低的孔隙率,呈中密-密实状态。

②力学特征

由于块石砂卵砾石中块石含量较多,颗粒粗大,钻孔动力触探试验效果较差,故利用CSA24A地震仪采用单孔法和跨孔法在3对共6个钻孔内进行了剪切波的测试。单孔法测试的纵波波速vp=1120~1370 m/s,均值为1190 m/s,横波波速vs=480~520 m/s,均值为490 m/s,动剪切模量Gd=480~525 MPa,均值为500 MPa;跨孔法孔距为3 m,测试的纵波波速vp=860~1030 m/s,均值为930 m/s,横波波速vs=430~460 m/s,均值为440 m/s,动剪切模量Gd=388.3~444.4 MPa,均值为406.9 MPa,动泊松比μd=0.33~0.37,均值为0.35。

承载力和变形试验

2083.00 m高程河床冲积砂卵砾石、块石、碎石和大孤石含量较高,为30%~35%,含泥量偏大,约为15%。至2075.00 m高程时,大孤石含量降至10%左右,以冲积砂卵砾石为主,较密实。待开挖至2074.00 m高程时,从开挖断面上观察,有少量块石、碎石和大孤石,骨架颗粒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从开挖断面上取出大颗粒,能保持颗粒凹面形状,开挖断面可保持暂时稳定,局部有坍塌现象。块石、碎石呈次棱角状,岩块断裂面较新鲜。在2073.50 m高程做了3组现场载荷试验,试验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法,承压板直径为100 cm,加压方法为逐级等量施加荷载,最大荷载力为3.0 MPa。(www.xing528.com)

从现场载荷试验可见,试验层(Ⅱ岩组)在达到3.0 MPa压力下仍没有发生破坏,说明中层(Ⅱ岩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承载力最小为1.5 MPa,类比其他工程该值有些偏高,但符合实际情况。变形模量最大为431.4 MPa,最小为126.9 MPa,经综合分析,以70~90 MPa作为该层的变形模量建议值。

④水文地质试验

在中层(Ⅱ岩组)的上部做抽水试验测得其渗透系数K为9.25×10-2 cm/s,在钻孔内用水文地质综合测试仪测得中部块石砂卵砾石层(Ⅱ岩组)的渗透系数K值为4.25×10-2 cm/s,经现场钻孔抽水试验测得K值为5.43×10-2 cm/s(均值)。在2073.50 m高程做了3组室内渗透试验,K值在5.7×10-2~8.1×10-2 cm/s之间,平均为6.7×10-2 cm/s,现场和室内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均属强透水层,这与其颗粒粗大、级配不良的实际情况相符。

钻孔抽水试验确定,下层(Ⅲ岩组)渗透系数为5.36×10-2~5.5×10-2 cm/s,均值为5.43×10-2 cm/s;室内渗透试验测定渗透系数为1.31×10-3~4.51×10-1 cm/s,均值为9.34×10-2 cm/s,水力破坏坡降为0.871~0.390,平均为0.660。

(2)砂卵砾石层

①粒度成分及物理性质

根据孔内取样试验,结合峡谷进口河漫滩、出口河漫滩、阶地和料场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该层粒径大于150 mm的占14.74%,粒径为80~150 mm的占10.29%,粒径为5~80 mm的占46.71%,粒径为0.15~5 mm的占16.73%,粒径小于0.15 mm的占11.53%,泥含量较大。干密度为2.04~2.14 g/cm3,均值为2.09 g/cm3,呈中等-密实状态,颗粒级配见表2.4-5。

表2.4-5 河床砂卵砾石(下层)物理性质试验结果

注:天然干密度系上游滩地5组试验结果。

为查明河床砂卵砾石层的力学特征,在不同钻孔内取样进行了室内强度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结果见表2.4-6、表2.4-7)、孔内声波测试(结果见表2.4-8)和旁压试验(结果见表2.4-9)。室内抗剪强度试验共进行了12组,在饱和状态下,内摩擦角为35°~47°,均值为37.8°,咬合力为9~38 kPa,均值为23 kPa。

表2.4-6 河床砂卵砾石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

注:表中数字“/”左为试验范围值,“/”右为平均值。

表2.4-7 河床砂卵砾石层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

注:表中数字“/”左为试验范围值,“/”右为平均值。

表2.4-8 河床砂卵砾石层声波测试结果

表2.4-9 河床砂卵砾石层旁压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砂卵砾石层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同时也反映出其颗粒组成很不均匀,试验的力学指标差异较大。

②力学特征

利用CSA24A地震仪采用单孔法和跨孔法在3对共6个钻孔内进行了剪切波的测试。下层(Ⅲ岩组)单孔法测试的纵波波速vp=1160~1450 m/s,均值为1270 m/s,横波波速vs=490~610 m/s,均值为550 m/s,动剪切模量Gd=486~781 MPa,均值为626 MPa;跨孔法孔距为3 m,测试的纵波波速vp=910~1300 m/s,均值为1060 m/s,横波波速vs=410~480 m/s,均值为460 m/s,动剪切模量Gd=353~483.8 MPa,均值为452.1 MPa。在2个钻孔7个位置做了旁压试验,测得旁压模量为12.81~121.3 MPa,变形模量为51.25~485.18 MPa。

为查明下层(Ⅲ岩组)的力学特征,在不同钻孔内取了12组样进行室内抗剪强度试验,在饱和状态下,内摩擦角在24.08°~27.65°,均值为25.80°,咬合力为9~38 kPa,平均值为23 kPa。

③承载力和变形试验

结合11个钻孔在下层(Ⅲ岩组)的不同高程做了50段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允许承载力在0.48~0.79 MPa之间,平均为0.67 MPa。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砂卵砾石层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同时也反映出其颗粒组成不均匀,试验的力学指标差异较大。

④水文地质试验

钻孔抽水试验确定,下层(Ⅲ岩组)渗透系数为5.36×10-2~5.5×10-2 cm/s,均值为5.43×10-2 cm/s;室内渗透试验测定渗透系数为1.31×10-3~4.51×10-1 cm/s,均值为9.34×10-2 cm/s,水力破坏坡降为0.871~0.390,平均为0.660。

根据各勘察阶段坝址区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合混凝土天然骨料场的试验资料,类比相关工程经验值,提出了坝基块石砂卵砾石层和砂卵砾石层物理力学参数的建议值,见表2.4-10。

表2.4-10 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性质建议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