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
平坦地面的量距工作,一般采用先定线后量距的方法(也可以边定线边量距)。具体做法如下:
(1)如图4-7所示,先在A、B 两点上竖立标杆,标定出直线方向,然后一尺手指挥另一尺手在线段间每隔不足一整尺段的位置插下测钎,定好各中间分点1,2,3,…,n,然后沿A 点到B 点的方向量距。
图4-7 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2)后尺手、前尺手都蹲下,后尺手以钢尺的零点对准A 点,前尺手将钢尺贴靠在定线时的分点1。两人同时将钢尺拉紧、拉平、拉稳后,前尺手喊“预备”,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准确对准A 点,并喊“好”,此刻两人同时读数,这样便完成了第一尺段A-1的一次距离。再错尺丈量两次,三次取平均值。每次错尺长度为100mm 左右的一个整厘米数。
(3)后尺手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进。后尺手走到1点时,即喊“停”。再用同样方法量出第二尺段1~2的距离。如此继续丈量下去,直到最后一尺段n~B 时,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对准n 点测钎,由前尺手读B 端点读数。这样就完成了由A 点到B 点的往测工作。于是,得往测AB 的水平距离为
为了检核和提高测量精度,一般还应由B 点按同样的方法量至A 点,称为返测。最后,取往、返两次丈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AB 的距离。以往、返丈量距离之差的绝对值|ΔD|与往、返测距离平均值D平均之比,来衡量测距的精度。通常,将该比值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称为相对误差,用K 表示,即
相对误差分母越大,则K 值越小,精度越高;反之,精度越低。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超过1/3000;在量距较困难的地区,其相对误差也不应超过1/1000。钢尺量距计算示例见表4-1。
表4-1 距离测量手簿(www.xing528.com)
分三尺段钢尺量距手簿示例见表4-2。
表4-2 距离测量记录(钢尺量距)
①4=2-3表示第4列值为第2列数值减去第3列数值。
2.倾斜地面的丈量方法
(1)平量法。如图4-8(a)所示,当地面坡度高低起伏较大时,可采用平量法丈量距离。丈量时,后尺手将钢尺的零点对准地面点A,前尺手沿AB 直线将钢尺前端抬高,必要时尺段中间有一人托尺,目估使尺子水平,在抬高的一端用垂球绳紧靠钢尺上某一刻划,用垂球尖投影于地面上,再插以测钎,得1点。此时垂球线在尺子上指示的读数即A、1 两点的水平距离。同理继续丈量其余各尺段。当丈量至B 点时,应注意垂球尖必须对准B 点。为了方便丈量工作,平量法往、返测均应由高向低丈量。精度符合要求后,取往、返丈量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图4-8 倾斜地面的丈量方法
(a)平量法;(b)斜量法
(2)斜量法。如图4-8(b)所示,当倾斜地面的坡度较大且变化较均匀时,可以沿斜坡丈量出A、B 两点之间的斜距L,测出地面倾斜角α 或A、B 两点的高差h,按下式计算AB 的水平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