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3所示为24槽4极3层永磁体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空载时,永磁体产生的磁力线分布。从转子进入气隙的磁力线分为3部分,第1部分是内层永磁体端部的磁力线;第2部分是中层永磁体端部与内层永磁体串联后产生的磁力线;第3部分是外层永磁体与中层永磁体及内层永磁体串联后产生的磁力线。
图2-3 电机空载磁力线分布图
根据电机磁力线分布图得到的电机空载磁路模型及等效磁路如图2-4所示,由于电机空载时定子齿部、轭部的磁路还未饱和,因此这两部分的磁阻远小于永磁体及气隙的磁阻,可不考虑。
图2-4 电机空载磁路及等效磁路
a)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空载磁路 b)等效磁路
从各层永磁体直接进入气隙的磁通Φg1、Φg2、Φg3计算公式如下:
(Hclm1-Φm1Rm1)+(Hclm2-Φm2Rm2)+(Hclm3-Φm3Rm3)=Φg3Rg3 (2-8)
(Hclm1-Φm1Rm1)+(Hclm2-Φm2Rm2)=Φg2Rg2 (2-9)
Hclm1-Φm1Rm1=Φg1Rg1 (2-10)
Φm1=Φg1+Φm2 (2-11)
Φm2=Φg2+Φm3 (2-12)
Φm3=Φg3 (2-13)
式中 Hc——永磁体矫顽力(A/m);
Sm1、Sm2、Sm3——各层永磁体的截面积(m2);
lm1、lm2、lm3——各层永磁体的厚度(m);
Φm1、Φm2、Φm3——流经各层永磁体内部的磁通(Wb);
Φg1、Φg2、Φg3——各层永磁体直接进入气隙的磁通(Wb);
Rm1、Rm2、Rm3——各层永磁体的磁阻(A/Wb);
Rg1、Rg2、Rg3——气隙的磁阻(A/Wb)。(www.xing528.com)
每极产生的总磁通为2Φg,Φg由式(2-14)得出
Φg=Φg1+Φg2+Φg3 (2-14)
设永磁体层数为N,以最内层永磁体定义为第1层,第k层永磁体进入气隙的磁动势通用计算公式如下:
式(2-15)中等号左边为永磁体的磁动势Fm(k),等号右边为气隙的磁动势Fg(k),可以进一步表达为
式中 Fm——永磁体的磁动势(A);
Fg——气隙磁动势(A);
Bg——气隙磁密(T);
Hg——气隙磁场强度(A/m);
μr——永磁体磁导率(H/m);
μ0——真空磁导率(H/m);
lg——气隙长度(m);
Sg——气隙的截面积(m2)。
以最简单的1层永磁体为例,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图2-5 B-H曲线和永磁体的工作点
式(2-27)为永磁体B-H曲线上的磁导率计算公式。图2-5所示为永磁体的B-H曲线和磁导率曲线的关系,永磁体的退磁曲线和磁导率曲线的交点为永磁体的工作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