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力是矢量,其包括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三要素,它们是夹紧装置设计和选用的核心问题。在确定夹紧力时,除依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加工要求、切削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于工件等情况,还必须考虑定位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布置方式。
(1)夹紧力方向的确定
①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准确定位,而不能破坏定位,一般要求主夹紧力应垂直于第一定位基准面。
在直角支座上镗孔,如图6.28所示,要求工件镗孔与A面垂直,故应以A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面,在确定夹紧力方向时,应使夹紧力朝向A面(即主要定位基准面),以保证孔与A面的垂直度。反之,若朝向B面,当工件A、B两面有垂直度误差时,就无法以主要定位基准面定位,影响实际镗孔的轴心线与A面的垂直度。
②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工件刚度高的方向一致,以利于减少工件的变形。
工件的刚度不仅与其结构有关,而且在不同的方向上刚度是不同的。不同的受力表面也因其接触面积大小不同而变形各异,因此夹紧力的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尤其在夹紧薄壁零件时。如图6.29所示薄壁套筒,其轴向刚度比径向好,若用卡盘径向夹紧,工件变形大,若用特制螺母改为沿轴向施加夹紧力时工件受力变形会小得多。
③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切削力、重力和离心力等方向一致,有利于减小夹紧力。
如图6.30(a)所示,刀具切削力方向与夹紧力Fj一致,切削力作用时有助于工件状态的固定;而图6.30(b)所示,刀具切削力方向与夹紧力Fj相反,切削力抵消了一部分夹紧力的大小,使得实际作用在主要定位面上的夹紧力变小,夹紧可靠性降低。因此,图6.30(a)方案比(b)方案更合理。
图6.28支座镗孔夹具
图6.29 典型夹具装置结构
图6.30 夹紧力方向不同的效果
(2)夹紧力作用点的确定
①夹紧力的作用点应与支撑点“点对点”对应,或在支撑点确定的区域内,以免破坏定位或造成较大的夹紧变形。
如图6.31(a)中螺钉提供的夹紧力在侧面定位点以上时,超出了支承面范围之外,会使工件倾斜或移动,而图6.31(b)中夹紧力作用点未能实现与定位支撑点的点对点对应,造成工件在夹紧时产生变形,所以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合理的。
图6.31 夹紧机构的作用点
②夹紧力的作用点应作用在工件刚度高的部位。
对刚度较差的工件,夹紧力的作用点可由单点改成多点或圆周分布夹紧,则可避开低刚度区域,减小工件的变形,且夹紧也较可靠,如图6.32所示。(www.xing528.com)
图6.32 夹紧作用点选取与工件刚度关系
③夹紧力的作用点和支撑点尽可能靠近切削部位,以减小切削力对工件造成的翻转力矩,必要时应在工件刚性差的部位增加辅助支承并施加附加夹紧力,以提高工件切削部位的刚度和抗振性。
如图6.33所示,考虑该零件1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要求,主要定位面还是零件左侧的几个平面,所以主夹紧力还是FJ。当刀具3铣削加工工件侧面的支架时,夹具左侧的夹紧力作用点应尽量靠近被加工表面,同时在辅助支承2处给予附加夹紧力F′J,这样翻转力矩小,又增加了工件的刚性,既保证了定位夹紧的可靠性,又减小了工件的振动和变形。
图6.33 夹具的辅助支撑和附加夹紧力
④夹紧力的反作用力不应使夹具产生影响加工精度的变形。
如图6.34(a)所示,螺杆3通过支撑板2以螺旋压紧的方式作用于工件1,刀具通过钻套4引导在工件上钻削孔。如果较大的夹紧反作用力可能会使支撑板2产生变形,导致导向位置偏差影响孔的加工精度。在图6.34(b)中,如在夹具上增加一个刚度较大的螺母与螺杆3配合使用,以避开反作用力对支撑板2的位置干扰,其合理性大大增加。
(3)夹紧力大小的确定
夹紧力的大小要适当,夹紧力太小,难以夹紧工件;夹紧力过大,将增大夹紧装置的结构尺寸,且会增大工件变形,影响加工质量。夹紧力的确定常有估算法、类比法和实验法。
图6.34 夹紧装置的反作用力
理论上,夹紧力的大小应与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受到切削力、离心力、惯性力及重力等的合力或产生的力矩相平衡。实际上,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本身是变化的,夹紧力的大小还与工艺系统的刚性、夹紧装置的传递效率等有关。所以夹紧力的计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般只能在静态下进行粗略估算。
估算夹紧力的基本思路是:
①先假设工艺系统为刚性系统,切削过程处于稳定状态。
②常规情况下,只考虑切削力(矩)在力系中的影响;切削力(矩)用有关公式计算。对重型工件应考虑工件重力的影响。在工件作高速运动的场合,必须计入惯性力。
③分析对夹紧最不利的瞬时状态,按静力平衡方程式计算此状态下所需的夹紧力即为计算夹紧力。
④将计算夹紧力再乘以安全系数K,即为实际所需的夹紧力。K的具体数值可查阅有关手册,一般K=1.5~3。
夹紧力计算实例可参考相关夹具设计手册。
类比法是采用与研究对象相似的、简化的、切削工艺系统条件匹配的可测量平台来确定夹紧力。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与实际研究对象相比误差较大。
实验法则是要在专门的切削工艺系统上进行,在科研实验系统中应用广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